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述职前夕(第2/3页)

其实朱允炆在李维正赴四川时便担心这个后果,还特地下密旨给了张翼,命他无论如何不能把兵权交给李维正。张翼也是这样做的,在围困成都后,他立即派人进京请朝廷重臣去解决,本来朱允炆是准备派齐泰前去四川,可齐泰才到凤阳,张翼身死、蓝玉城破自杀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

朱允炆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随着蓝玉的覆灭和燕王在北方的平静,迫在眉睫的危机消失了,李维正的坐大就那么清晰地突兀在眼前,让他坐立不安,这时,他才想到了黄子澄的警告,李维正是笑里藏刀,他的危险要远远超过蓝玉,蓝玉只能控制一域,而李维正却能控制全局,尤其是他兵力远远超过了朝廷的军力,只要他愿意,他甚至随时可以推翻大明。

“陛下,他们来了。”一名太监小声地在门口禀报。

朱允炆精神一振,连忙道:“快请他们进来。”

片刻,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一起走进书房,他们躬身施礼道:“参见陛下!”

这三个人是朱允炆的师傅。是他最信任的心腹,虽然这一两年有起有伏,但最关键的时候,朱允炆还是会依赖于他们,他连忙摆手道:“免礼!三位爱卿快快请坐。”

三人谦让一番,都坐了下来,黄子澄轻捋长须开口道:“陛下连夜召我们进宫,可是为李维正之事?”

他现在很是得意,明显占据了心理优势,当时人人皆说李维正忠诚,唯独他坚决认为李维正将为祸大明。为此他甚至还得罪了皇上,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这不,皇上第一个就是想到了他。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正是为了李维正之事,想到他拥兵近百万,朕就一阵心惊胆战,现在大明江山对他而言可谓探囊取物般容易,现在蓝玉已经覆灭,解决他的问题就迫在眉睫,所以我请三位爱卿前来商议对策。”

齐泰见朱允炆确实很着急了,他便劝道:“陛下不要太着急,李维正虽然有危险,但一时半会儿这个危险不会爆发,臣了解他,此人心机很深,也很有眼光,他绝不会像蓝玉那样公开叛乱,臣的建议是保持现状,然后再徐徐图之。”

“齐大人似乎很替李维正说话啊!”一旁的黄子澄冷笑起来,他嘲讽地说道:“我还记得齐大人当日所言,有李维正的精兵强将前来保护,心便安定了许多,现在他近百万军虎视大明,齐大人的心安定了吗?”

齐泰哼了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燕军精兵南下,若不是李维正在凤阳歼灭燕军先锋,现在会是什么情形,黄大人想不到吗?再者,现在的实际情况摆在这里,辽东强大,朝廷弱小,皇上若不忍下这口气,难道还要逼他杀人造反吗?”

黄子澄怒道:“让皇上忍,这要忍到什么时候,难道要忍到他万事俱备了,再伸长脖子给他砍一刀吗?”

齐泰也粗着脖子反驳道:“我并不是让皇上什么事都不做了。我只说徐徐图之,你听不懂吗?”

“两位爱卿!两位爱卿不要争吵了,都是自己人,千万别先乱了阵脚。”

朱允炆慌忙劝住二人,他见一旁的方孝孺始终没有吭声,便对他道:“方爱卿,若说对李维正的熟悉,满朝文武都比不过你,爱卿也说一说吧!现在朕该如何是好?”

方孝孺略略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在定远县,李维正不过是个县中小吏,臣劝太子不要用他,但太子却说人才难得,不肯听我言,现在看来他果然是人才,竟然拥兵近百万,让臣无限感慨,臣这几天也在替陛下考虑此事,现在李维正坐大之事已成,一时半会儿确实动不了他,正如齐大人说言,此人心机极深,连太祖皇帝也被他骗过了,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我们仓促动手,非但不能除掉他,反而会给他借口,所以臣的建议也和齐大人一样,缓行图之,寻找到他的软肋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