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四十六章 异曲同工(第2/3页)

但也有不受影响的人家,在白酒坊至少有三个作坊不受控粮的影响,它们属于半官半私,各有自己的门路,其中一家叫做桂花坊,以酿桂花酒而出名,酒香绵甜、回味悠长,已有百年的历史,桂花坊原是开在苏州府,洪武初年,朱元璋迁天下三十万匠户入京,桂花坊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桂花坊位于白酒坊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它的名气还是一天天打了出来,许多京城名酒楼都是用它的酒来揽客。

随着粮食供应开始紧张后,桂花坊虽然没有停工,但产量却减少了很多,基本上都不在送往各大酒楼了,就在自己店铺里沽卖。每天来购酒者排成长队。

和往常一样,下午时分,几名骑兵护卫一辆马车前来桂花坊买酒,买酒的是一名侍女,她正是已经失踪近半个月的韩千娇的贴身侍女,每天喝两杯桂花酒是韩小姐的习惯,而且必须是当天酿制的桂花酒,所以这名侍女的任务就是每天来买一小壶酒,半年来天天如此,以前是百花院的伙计陪同前来,而现在却变成了骑兵护卫。

这其实就隐隐透露出了韩小姐的去向。她去了军营,准确的说她被李景隆的风流文采所感,从了他,现在随他住在军营里,成为了他的红颜知己,李景隆对韩小姐的要求可谓是千依百顺,不仅将她原来房间的东西全部搬来,依照原样一模一样布置,而且还特地给她定制了一辆由二十匹拉载的移动式帐篷,这座帐篷也就成了李景隆自己的行宫,他能统帅五十万大军,住这样一顶小小的帐篷自然不在话下了。

另外韩小姐的一些特殊要求他也一并满足,其中就包括每天护送她的侍女来买桂花酒,李景隆甚至想过把桂花酒工匠带到军营来,但韩小姐告诉他这桂花酒只能用作坊后的一口井水方可酿成,别的水都不行,李景隆这才作罢。

桂花酒店铺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韩小姐的侍女自然不用排队,她拎着韩小姐的碧玉壶直接进了作坊,几名骑兵则守在门口。

片刻,她便端着一壶刚刚酿好的桂花酒出来了,作坊掌柜则跟在后面点头哈腰地送她出来,又讨好似的给骑兵们每人塞一把钱,骑兵们皆笑着收下了,侍女对骑兵嫣然一笑道:“我们回去吧!”

骑兵兴高采烈地一齐翻身上马,护卫在马车左右,侍女上了马车,马车立刻开动,直向西北方向驶去。

作坊掌柜笑眯眯地望着他们走远,直至消失不见,他眼中闪过一丝冷笑,立刻对几名伙计高声道:“我出去办事,你们看好店铺。”

……

半个时辰后,桂花酒作坊的掌柜出现在一间四面无窗的密室里,纪纲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正小心翼翼打开一幅写在白绫上的密信,唯恐墨迹粘连。但很幸运,一个字也没有粘连住,纪纲先仔细地读了一遍,随即交给旁边的心腹道:“把信抄下来。”

他这时才抬头问道:“她带来什么口信没有?”

掌柜摇了摇头道:“我们一句话也不敢多说,这幅白绫还是侍女夹在宝钞里给我的。”

纪纲笑了笑便道:“现在你桂花酒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下一步,你要去济南,开一家叫做庐陵香的酒坊,还是用桂花酒一样的工艺,只是略略要有所区别,我估计一个月后,韩小姐就会和联系上了。”

“属下明白了,今天晚上我就连夜出发去济南府。”

掌柜走了,纪纲又从一只匣子里取出一叠已经抄好的情报,他有些得意地笑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李景隆这个花花公子最终没有能抵御住韩千娇的诱惑,把她带到军营去了,现在韩千娇已经通过买酒的方式,给他送来了大量的情报,很详细描述了李景隆的性格特点,包括他的弱点所在,同时也李景隆北伐策略也一一旁敲侧击出来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一个韩千娇所起的作用竟能抵得上五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