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奉旨夺权(第2/4页)

……

真定府,栾城县外的洨河北岸,粮草和各种军用物资堆积如山,一群群垂头丧气的士兵正疲惫地向西行走,而他们身边的骑兵则大声吼骂,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皮鞭不时抽打在他们身上,这是一场战役刚刚结束后的情景,秦晋联军的三万后军被从井陉突然杀出的两万燕山铁骑所偷袭,秦晋军溃败。逃到洨河北岸时无路可走,纷纷跪地投降,三万后军中数千人被杀,两万人成为了战俘,而几乎所有的粮草辎重都被燕军缴获。

在离岸边不远的一座山岗上,燕王朱棣面色阴沉地望着一群群战俘,没有半点胜仗后的喜悦,是的,他确实高兴不起来,他刚刚接到消息,朝廷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百里外的临城和柏山一线。将秦晋的十八万主力大军拦住,而就在前方不远处的尧山附近,他手下的大将张玉、朱能已经埋伏了七万大军,准备趁秦晋联军得到井陉失手、后军被袭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之际杀出,然后他的铁骑再从北面夹攻,秦晋联军必然大败。

但朝廷军队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的部署,而且山西的朝廷军队也出现了,堵住了他进入山西的道路,也就是说,他已经无法再袭击太原了。

朱棣知道,这是朝廷不愿意自己轻而易举地干掉秦晋联军,便出兵干涉了,如果他不知趣,仍然要和秦晋一战,那极可能会造成朝廷和秦晋联手来对付自己,这个局面他就难以抵挡了,朱棣不由长叹一声,只能先忍下这口气了。

“传我的命令,朱能、张玉不得进攻,原地等待我的命令。”

他话音刚落,身旁的谋士韩潞立刻劝道:“殿下,既然不进攻秦晋联军,那朱能和张玉两位将军最好也离开原地,属下不担心秦王的胆怯,却有点担心晋王,他毕竟也是带过兵之人,如果他执意要和朱、张二位将军一战,朝廷军队未必会阻拦,说不定他们反而会创造机会给秦晋联军,我怀疑朝廷的意思就是想借秦晋联军来削弱我们。”

朱棣顿时醒悟,率领朝廷军队的大将必然不是张信,否则他会实现告诉自己,韩潞的话提醒了他,他又立刻改变命令道:“命令朱能、张玉不得在原地停留,立刻迂回北平。”

朱棣感激地向韩潞点了点头,关键时候谋士还是有用的。想到谋士,他不由又想到了吕思远,其实自己当场应该听从他的劝告,以剿灭蓝玉为借口,主动出兵山西,抢先干掉晋王,只是自己当时考虑周王去了,才让秦王有机会出兵山西,现在秦晋联军之势已成,再走这一步棋,就有点不妥了,只有再等待机会吧!

就在这时,远方一对传信兵飞驰而来,老远便听他们叫喊:“殿下,北平急件!”

朱棣一怔,催马迎了上去,厉声问道:“何事着急?”

传信兵翻身下马,将一封信高高举起,急声道:“军师急件!”

朱棣随手接过信拆开,只见信中道衍只写了一句话:‘辽宁内讧,宁王有意归附北平,可先取辽东。’

朱棣大喜,现在井陉失陷,粮草被夺,秦晋联军军心浮动,必然从南面绕回山西,数月内也不敢再来,正好给他时间取辽东,现在辽宁内讧,真是天赐良机,他立刻对身边的大将陈亨道:“我给你两千军,留此地整理战俘,战俘若有异动,一概诛杀,不得手软。”

“遵令!”

朱棣大喝一声,催动战马向山岗下奔去,他率领燕山铁骑浩浩荡荡返回北平。

……

由于拖带十几万军属,宁王大军行走缓慢,两天才走了一百余里,而且他的队伍拉得极长,前军和后军之间竟相隔十里,朱权走得匆忙倒不是担心李维正追赶,他知道李维正现在正忙着收编辽西军,还无暇顾他,他是担心军粮不够了,他只剩下五天军粮,而从大宁到密云长城有四五百里的路程,他就怕不够,不过昨天他又重新整顿军粮和随军家属的粮食,发现粮食还可以维持七天,再加上今天上午,他得到了一个蒙古游牧部落的两千多只羊,这又给他补充了部分军粮,他也定下心来了。天色渐渐黑了,草原上一片苍茫,不远处的土河如一条黑色的玉带笔直地伸向遥远的北方,夜风强劲,一阵飞沙走石,令人脚生倦意,朱权搭手帘望了望北方,一个时辰前还像黑点般后军已经看不见了,估计他们已经相隔十五六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