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紧锣布局(第2/5页)

李维正的庄园里不仅屋舍众多,而且林木茂盛,一条小河从庄园里穿过,流进秦淮河中,小河两岸绿草茵茵,春天一到,小河两岸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就仿佛让人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一家人这才算真正地安顿下来。

地方大了,家里的佣人也添了不少,买了十几个丫鬟和三四个男仆,另外,费廷安还利用职权,特地将李维正以前的二十几名锦衣卫亲兵又派到了庄园附近,名义上是监视住在这一带的官员,实际上是保护他们从前的旧主人。

李维正来到外宅翻身上了马,十三郎也骑上马,另外还跟着几个锦衣卫校尉,天还没有亮,天空挂着一轮扁月,现在已是六月初,李维正进京已经快两个月了,东宫之位虽然还空着,但各个藩王间的争夺突然变得风平浪静,起因是十天前,齐王命人在泰山假造‘明将兴于齐’的石碑一事案发,朱元璋勃然大怒,在太庙广场前亲自抡棒重打齐王五十棍,并下了诏书:‘东宫之立由朕自定,诸子再敢妄争东宫者,一律严惩。’诸王惊惧,皆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件事正是李维正一手策划,他得到费廷安的密报,锦衣卫发现齐王作假,李维正当即命罗广才抓捕造假人,用严刑逼得口供,随即又指使费廷安密奏朱元璋,使朱元璋终于意识到他儿子为争东宫,已开始打上泰山的主意了,正是这件事使朱元璋下定了决心,东宫之争终于有了眉目,朱元璋祭祀已故马皇后时放出话来,继承东宫并非皇子方可,皇孙也可考虑,这句话的意思便直指朱允炆,紧接着朱元璋又派人修缮太子妃常氏的东宫住处,这也就是在暗示众人,太子妃可能要长住东宫了。

这两件事让所有的藩王和朝臣都大吃一惊,许多人这时才反应过来,皇上其实早有这个想法,破格前太子党的成员叶天明不就是为朱允炆上位做铺垫吗?而叶天明也隐隐成为了朱允炆一派的头号辅臣,他家的门槛都几乎被踏破了,无数官员前来拜访他,皆想通过他向朱允炆表达自己效忠的愿望。

李维正在这件事后突然变得沉默了,几乎被人遗忘,他这两天却比谁都紧张,两天前他得到了孙济从紧靠高丽的安远小城送出的情报,事情果如他所料,高丽人在拿回耽罗岛后立刻背信弃义,又再次出兵向图们江进发,重新夺回了他们刚刚答应退还大明的土地,李维正知道,朝廷肯定还不知道此事,孙济是在最危险的前线发出的鸽信,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最快也要在半个月后了,而这半个月的时间差就是他李维正最后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这是半年前便定下了计划。

李维正骑马在官道上疾行,不到半个时辰,一行人便风驰电掣般赶到了京城,直接到了紫禁城的正阳门外,十三郎和五个锦衣卫在正阳门外候着,李维正则下马进了紫禁城,现在早朝刚刚开始,紫禁城内大街上看不见一个官员,只有送各种文书的马车在街上来回奔行,李维正很快便来到了中军府,今天还是和从前一样,军府内安安静静,大小都督们都没有来,即使来也不会这么早,只有经历司的官员准时上朝。

“郭经历上朝去了吗?”李维正来到门前问一名小吏道。

小吏急忙行一礼道:“回禀副都督,郭经历上朝去了,还没有回来。”

“那我在自己的朝房中等他,若他回来,请他来见我。”

李维正来到了自己的朝房,他的朝房就在常升朝房的隔壁,房间很宽敞,但也空空荡荡,空空荡荡不是没有家具桌椅,房中的橱柜桌椅一概俱全,但没有文书,和他在锦衣卫三所以及威海卫时桌案上堆满文书不同,他此时房中的桌案上只有几份朝廷邸报,这是由通政司发行的内部官报,刊登皇上诏书、大臣奏折和一些大明各地的重大事件,只有一定资格的官员才能阅读,就有点像后世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