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水人情(第3/4页)

李维正忽然笑了起来,俗话说当局者迷,这句话一点不错,他摇了摇头笑道:“吕兄怎么会没路走呢?当真是钻牛角尖了,如果吕兄愿意听,我就给你指出三条路。”

吕思远蓦地站起身,向李维正长施一礼,激动地说道:“我愿洗耳恭听,请李大人教我!”

“第一条路,你若没有写什么效忠书,就索性坚决不承认曾经投靠过秦王,大不了是秦王来拉拢过你,只不过你态度暧昧,不过这样一来,蒋大人必然会怪你隐瞒他,会对你有成见,你将得不偿失,所以这只能算下策;第二条路是你反过来对付詹徽,利用你手中的权力以秦王党罪将詹徽扳倒,那时他对你的任何不利言论都可以视为栽赃,不过这里面有皇上的变素,皇上抓罗子齐下狱,而不抓詹徽下狱,由此可见他对詹徽也在犹豫之中,从这一点来,风险与胜率各半,可谓中策。”

“那李大人的上策是什么?”吕思远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下策他肯定不会选择,就算他将来不承认詹徽的告发,那冷千秋呢?还有秦王的幕僚,他们若也来指证,自己就无可退之路了,而中策虽比下策稍好那么一点点,但风险太大,詹徽不仅掌握吏部,也掌握监察院,要想扳倒他,蒋瓛第一个就不会支持,所以这个中策也实际难行,他现在关心的是上策。

“上策其实很简单。”李维正盯着吕思远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

‘走?’吕思远缓缓坐下,他从来没想过要离开锦衣卫,压根就没有向这方面考虑过,怎么走?去哪里?呆了半晌,吕思远犹豫地问道:“李大人认为这上策可行吗?”

李维正冷笑了一声道:“如果不可行,那吕先生为何要投奔秦王?”

一句话提醒了吕思远,是的,他为何要去投靠秦王,不就是因为他要给自己谋条后路吗?狡兔死,走狗烹,蒋瓛迟早要被皇上宰掉,自己怎么可能靠他一辈子,走!吕思远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早晚都是一个‘走’字,为什么现在不能走呢?他的钱已经捞足了,也不是什么朝廷职官,不过一个幕僚而已,完全可以一走了之,隐藏起来好好享受几年,待机会出现时再出山谋政,这才是真正的上策。

李维正从他的眼中便知道吕思远动心了,他微微一笑,给他吃下了最后的定心之丸,“如果吕兄不嫌山东贫瘠,不妨就躲在我的地盘去,我会照顾你。”

吕思远呆呆地望着墙角发怔,尽管他也有了离开锦衣卫的意向,但事情来得太突然,他需要时间考虑,过了一会儿,吕思远才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让我好好想一想。”

顿一下,他又道:“不过李大人可以放心,罗子齐的事情我绝对不会插手。”

……

当天晚上,吕思远给蒋瓛留了一封信,信中他对自己离开原因含糊其词,但他也暗示了蒋瓛,要提防监察院插手秦王案,随即一家人悄悄离开京城,不知所踪。

……

除夕的夜幕渐渐笼罩了京城,大街小巷的爆竹声此起彼伏,饭菜香气飘荡,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笑声不绝,已开始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时刻,除夕团圆之宴。

但皇宫内却冷冷清清,丝毫感受不到除夕的热闹和喜庆,朱元璋仿佛没有过年的意识,他还和平常一样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晚饭已经简单吃过,御案上已经堆起了高高的奏折,虽比平常少一点点,但数量依旧很多,这又将是个不眠之夜了,这也难怪,在朱元璋眼中大明江山就是一个大家,子民们要过年过节他不反对,但作为家长,他需要将家里的事情处理完结才有歇息的时候,只是家里的事情一直就是这么多,这也注定了他永远没有歇息的时候,尤其是年底,他要接见属国的觐见,要举行各种重大仪式,还要考虑明年的诸项大事安排,因此更加朝务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