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千里 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遇海商(第2/4页)

“怎么样,他招了吗?”李维正问道。

陈瑛连忙上前施礼道:“回禀大人,他已经招了,只是属下还想问得更深一点。”

“他招了什么?”

“派他刺杀大人的,是广东有名的大士绅罗氏家族的长子罗宋,属下准备审问刺杀动机,但他似乎也不知道。”

李维正沉吟一下便道:“这件事要严守秘密,暂时不要动罗家,另外把这个人的毒药给他喂下去,身子洗干净,尸体送还官府,就说他畏罪自杀,什么也没有问到。”

“属下遵命!”陈瑛一摆手,立刻上来两名锦衣卫将刺客放下来。

李维正又嘱咐他道:“虽然暂时不惊动罗家,但要派人去调查这个罗家的底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请千户放心,属下一定办妥。”

李维正走出了刑房,这件事确实让他有些奇怪,现在赈灾粮案还没有开始着手调查,暂时还不可能有谁来冒死刺杀,可如果是日本走私银案,则更不可能,刺杀他就不等于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吗?赵无忌可没有这么蠢,难道是另有隐情不成?

李维正刚走出远门,一名校尉便跑来禀报:“大人,有客人来访,说是你的京城故交。”

李维正一愣,他沉思了一下,忽然笑道:“是不是一个少年贵公子。”

“正是!”

李维正呵呵一笑,快步向大门走去,大门外站着一人,正是担任广东宣慰副使的十七王子朱权,朱元璋命他担任副使只是让他出来长长见识,历练一番,他并无权管事,他就住在西会馆,刚刚听说锦衣卫下来了,而且是一个姓李的千户,朱权便动了心,前来拜访,不料真是李维正。

他乡遇故交,两人都欢喜异常,朱权上前拱手笑道:“李千户是几时到的,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也不事先打个招呼。”

“我也是刚到,小王爷在广东过得如何?有没有习惯这里的风俗。”

朱权摇摇头叹道:“跟随罗侍郎去赈灾,累都累死了,谈什么习惯,不习惯也得习惯。”

两人在门口寒暄几句,李维正忽然醒悟,连忙歉然笑道:“看我,只顾说话了,也没有请小王爷进来坐坐,小王爷快快请进。”

朱权探头看了一眼,便笑道:“我这两天闷在屋子里,早就烦腻了,正要出去走走,要不咱们去逛逛广州街景如何?”

“也好,我也正想去看一看。”

李维正翻身上马,带了二十几个弟兄,新收的十三郎也跟在左右,两人顺着大街找热闹的地方而去。

前面不远处就是广州大宗商品集散之地,一家家大门面的店铺并列而开,堆满山南海北的货物,此时正是午后人多之时,大街上人来车往,做买卖吆喝的,卖苦力的、从广东各地来进货的、上街采办物品的,沿街乞讨的,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街上,人声鼎沸、热闹喧阗,原以为广州闭塞,但街上的情景却和中原城市没什么两样。

两人一边缓行,一边低声聊天,朱权显得心情有些沉重,他叹了口气问道:“我听说李大哥刚来广州就审了一个案子,有什么发现什么?”

“你是指哪方面的发现?”

“赈灾粮贪污案。”

李维正摇了摇头道:“我们抓了南海县知县,此人以小斗放粮,危害皇上的声誉,我当街剥了他的皮,至于赈灾粮贪污案,现在还没有着手。”

朱权摇了摇头叹道:“这件事李大哥做的鲁莽了,得罪了广州布政使不说,还走错了方向。”

李维正听他话中有话,又想起洪知凡暗示有隐情,他笑了笑便问道:“小王爷可有什么提示?”

“其实李大哥查一查就会发现蹊跷,我不妨先告诉你,赈灾粮中出现大量稻麸都是来自军粮,而且十几个县同时发现这种情况,我和罗大人特地找来这些粮食查验,结果发现掺杂稻麸的比例都是一样,十斗粮食中掺三斗稻麸,李大哥想一想,就算地方官贪污,又怎么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同时进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