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千里 第一百零四章 日本来客(第2/4页)

而北朝足利义满也因即将统一全国,为和明朝进行贸易,恢复千疮百孔的日本国经济,也派使臣北条谨司前来觐见大明皇帝,所以两个使臣同时抵达大明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事实上朱元璋刚建大明时,和日本确有贸易往来,但因胡惟庸案中涉及到胡惟庸勾结日本以及大明沿海倭寇猖獗,朱元璋便取消了与日本的往来,整整十年,双方互无音讯。

虽然官方没有往来,但实际上民间仍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和日本进行走私贸易,赚取超额暴利,尤其在广东等朝廷控制较薄弱之地,走私情况十分猖獗,日本的刀、扇、苏木、漆器等物源源不断从各种民间途径流入大明,而且日本的炼银术较高,贩运湖广白铅去日本炼银的走私商也大有人在。

另外倭寇也是大明的一个外患,从元朝开始,数以千计的日本浪人开始结伴打劫大明沿海,从辽东到雷州的漫长海岸线皆有他们入侵的身影,他们就仿佛是大明身上的一块顽癣,屡次打击,却总难以禁绝。

朱元璋对日本的使臣到来十分重视,但同时他也怀疑使臣另藏有阴谋,一方面他人让礼部主客清吏司接待日本使臣,另一方面却秘密派锦衣卫监视住他们的行踪,而锦衣卫接受这个任务的,正是李维正的三所。

费廷安给了李维正一份详细的报告,包括两个使团的名单和他们进入大明后的行踪,李维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仔细地翻阅着这两个使团的情报,既然朱元璋如此郑重地把这件事交给自己,甚至还不惜拿出调兵金牌,当然,皇上意不在此,但也由此可见他对这两个使团的重视,另外,李维正本人对明朝时代的日本也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

报告一分为二,前面部分是北朝使团的活动情况,后面部分是南朝使团的活动情况,北朝使团过得很严谨,每到一地都严格遵守大明的法律规矩,使团成员也从不出驿站一步,但南朝使团却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似乎过得很丰富,晚上去酒肆喝酒,白天去店铺购物,甚至还有人在使团驻地前摆摊卖日本刀,不像国之使团,倒像一个来大明的旅游团。

李维正不由对南朝使团生出了浓厚的兴趣,名单上一共有三十三人,使团首领叫菊池武,对他的描述是矮胖粗壮、秃顶和整天笑眯眯,充满一团和气,接下来是副使井上清,再下面的名字都很普通,无非是田中、猪口一类,但到最后两人时,李维正忽然又有了兴趣,最后两人也叫菊池,前面一个菊池秀二,对他的评价是擅刀术、不拘礼,在使团驻地前摆摊卖刀的就是他,而后面一个名字似乎是个女人,叫做菊池风雅,下面报告上也特别注明她是个女人,面目姣好,嗜烈酒,每晚去酒馆、必大醉而归。

凭着直觉,李维正立刻感觉到朱元璋所感兴趣的使团,应该是南朝使团才对,他们此刻都已经进京,在报告下面都有他们各自的住址,北朝使团住在皇城乌蛮驿,而南朝使团却住在一家客栈中,客栈是皮市街的雁归客栈。

李维正批完了当天的报告,便站起身向外走去,走到外间,亲随杨二郎连忙上前问道:“大人可是去军营?”

“不!我想去一趟皮市街。”

……

皮市街是与府东街平行的一条南北向大街,虽然没有像府东街那样集中了大量老字号店铺,但这里相对也比较热闹,尤其靠江宁县的那一头各种餐饮、住宿业发达,聚集了大大小小数百家酒楼、客栈,人口密集,各色人物混杂。

李维正没有穿飞鱼服,而是换了一身烟青色的常服,带着两个亲随来到了皮市街,很快,他便找到了日本南朝使团下榻的雁归客栈,这是一家上等的大客栈,在皮市街数一数二,宽阔的门面楼,高达一丈的招牌,摆设考究的物品,住在这里的一般都是出手阔绰的大贾或豪门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