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收复河湟(第6/9页)

当时知兵马使阎朝将周鼎缢杀,自领州事,但城中守军缺乏粮食,阎朝见状出府库财帛,又据城坚守两年之久,直至城中粮食枯竭,才投降了吐蕃。从周鼎向回鹘求援到阎朝投降吐蕃,沙州的守城作战持续长达11年之久。投降吐蕃后,城中官民皆改穿吐蕃服饰,每逢岁时祭祀祖先,他们都要换上汉族的服装,可见沙州官民还是心系大唐。

张义潮是张掖人,他虽然身遭吐蕃役属,但和沙州的其他人一样,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国,于是他暗中结纳豪杰之士,谋划重归大唐。

大中四年(850年)四月,在经过周密的计划后,张义潮身披铠甲,手执兵刃,率众突袭州衙,城中百姓皆助其声势,吐蕃守将防备不及仓皇逃走,张义潮趁势接管沙州。他带领汉族百姓修缮甲兵,不断扩充势力,相继收复周边被吐蕃控制的十一个州县,并派出使者赶赴天德城,通过防御使周丕向朝廷报告沙州的形势。

朝廷接到张义潮的奏报是在大中五年(851年)二月,皇帝李忱看到奏报后欣喜异常,当即任命张义潮为沙州防御使。当年十月,张义潮又派兄长张义潭和部将李明达、李明振、吴正安等29人入朝,进献瓜、沙、伊、肃、鄯、甘、河、兰、岷、廓等十一州地图和户籍,至此被吐蕃占领的河湟故地又重新为唐朝所有。

十一月,皇帝李忱下诏以沙州为归义军,统领上述十一州,任命张义潮为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营田、度支等使,并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特进、食邑两千户,实封三百户,同时任命在收复十一州过程中为张义潮谋划的判官曹义金为归义军长史。

随着河湟十一州地区重归大唐,吐蕃在河西、陇右地区的势力更加衰弱,拥有兵将的将领们只能负隅据守而已,吐蕃部众已经是分别聚居,不再形成统一。

张义潮的兴起,不仅使唐朝成功收复河湟失地,最重要的是他的崛起使得吐蕃王国逐渐走向四分五裂乃至衰亡。当然关于张义潮我们并没有说完,事实上他所掌控的归义军,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以至于唐朝灭亡之后依然存在。

唐懿宗的咸通二年(861年),张义潮率领蕃汉联军七千人向西推进,收复凉州。咸通三年(862年),唐朝在凉州设立节度使治所,统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

就在这一年,曾经在吐蕃诸部落中处于奴仆地位的温末向唐朝入贡。最初温末部落的人是为吐蕃富户大姓从事农耕放牧的奴仆,战时则随军出战,一个富户家庭往往有奴仆数十人。后来因为吐蕃衰弱,这些奴仆们大多脱离主人,自相结合成部落,以致吐蕃诸部族中微弱无依靠者都投奔温末部落,他们大多聚集在张义潮管辖的归义军境内。

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二月,张义潮奏报朝廷,北庭回鹘仆固俊攻克西州、北庭、轮台、清镇诸城。此时在河湟地区最具实力的,是尚恐热率领的部众,这一年唐朝的鄯城使张季颢击败尚恐热,其余众东进邠宁,又被节度使薛弘宗击败,尚恐热带领残部又向北退去,但是又与回鹘发生冲突,结果在交战中尚恐热兵败身死,传首长安。

与此同时,一直穷居在廓州的论恐热忽然复起,企图纠集附近的吐蕃部落骚扰大唐边境。但由于论恐热十分残暴,经常欺压周边部落,以至于和诸部落积怨颇深,非但无人响应,反而到处碰壁。其中有的部落向身在鄯州原尚婢婢部将拓跋怀光报告了论恐热的行踪,拓跋怀光得到消息后立即领兵追击,大破论恐热。

八个月后,拓跋怀光又率领五百骑兵突袭廓州,并生擒论恐热,先是砍断其双脚,然后斩首传至长安,其部众被俘者全部迁居岭南。随着论恐热的死去,立国二百年之久的吐蕃政权终于衰亡,大唐帝国来自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