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死人不偿命(第3/4页)

爱卿担心什么人呢?”

果然不出杨国忠所料,事实上对于杨国忠而言这是最佳的问题。

“别人到是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李林甫大人!”

“为什么?”

“李大人将权力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啊!”

最后,杨国忠淡淡的加了一句话:

“陛下比我更了解李大人!”

李隆基沉默了,显然杨国忠的话让他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在短暂的沉吟之后,他对杨国忠做出了一番承诺。

“爱卿先到蜀地处置军务,朕等你回来,回来后用你做宰相!”

“谢陛下隆恩!”

刚才还满脸泪水的杨国忠,此时已经是喜笑颜开!

……

杨国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长安前往蜀地,从他和李隆基先前的这场对话来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出虽然杨国忠在诋毁李林甫,虽然李隆基也在疏远李林甫,但对于这个当政已经将近20年,为帝国做出诸多贡献的首席宰相,李隆基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所以在杨国忠进谗的时候,李隆基并没有采取打压李林甫的方法来回报杨国忠,而是将这个问题避开,给予了杨国忠回来后进入宰相班子的承诺。

李隆基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此时的李林甫在知道皇帝陛下给予了杨国忠进入宰相的承诺后,他那本就病入膏肓的身体犹如风摆残叶般的再次受到冲击,他整日在病床之上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此刻早已经被李林甫抛之脑后。

将近20年的专权之路,让李林甫已经养成了对权力的依赖和顺从,现在一个人想要从他这里把本来属于他的权力夺走,这在李林甫看来是绝对不允许的。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在金钱、权力等我们努力追求向往的东西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有的人流连忘返,有的人过眼匆匆!

或许是自感大限将至,病重之下的李林甫忽然之间想去看一看他陪伴了他20多年的皇帝,李隆基在知道后出于一种同情,他决定前往李林甫府中去探望他,却被手下人阻拦,理由是李林甫可能得了传染病,如果去了恐怕会被传染。

无奈之下,李隆基只能让人将李林甫抬出府中,李隆基登上皇城的降圣阁,不断甩动着手中的红手帕向李林甫打招呼,当李林甫看到这一幕后,不禁老泪纵横,虽然他很想站起身来再一次向着皇帝陛下跪拜答谢,但是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别人只能代他答谢。

当手下人抬着李林甫慢慢的走在回府的路上时,身在降圣阁的李隆基心中不禁怅然若失,这么多年来他知道李林甫把握权力犹如鹰抓狡兔般的恨准和有力,而现在却只能被人抬着走,这不能不让李隆基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就在那一刻,李隆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于这个再也不能站起身来,很有可能即可撒手西去的首席宰相,李隆基并不希望他留下什么遗憾,而他深切的知道杨国忠始终是李林甫无法释怀的巨大重负。

为此,他下诏将正在赶赴蜀地的杨国忠召回,让他不必面见自己,直接前往李林甫的府中去拜见探望他。于是一个行将就木的朝廷旧人和一个冉冉升起的朝廷新贵,就此展开了一场对话,这是一场时间很长的对话,为了节省篇幅,我将双方说的最重点的话为大家呈现出来:

“李大人病体沉重,可要好好调理啊!”

“唉!调理不好了,非药物所能医治的!”

“其病在于……”

“心中之病不好医治!”

“大人心胸广阔无边,其病久之必去!”

“唉!林甫将要死了,您必定会做宰相,身后的事情只好麻烦您了!”

……

史书记载,杨国忠在听完李林甫的最后一句话后,立即汗流浃背,跪在李林甫床前不敢抬头,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杨国忠的一种表演,因为精明的杨国忠一定早已经猜出了皇帝陛下急忙让他去见李林甫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