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强大的对手(第3/3页)

之所以说吴兢是搅局的人,是因为他并不是张说一派的人,他的上疏纯粹是出于公心。但宇文融从吴兢的奏疏中,却看出了他有意似无意的攻击自己,替张说开脱的味道。

吴兢说皇帝听信谗言,而提出设立拴选的建议是宇文融,这显然在说宇文融进的是谗言,一般进谗言的人都是小人,所以宇文融是小人。

吴兢说当年陈平、邴吉作为宰相不核对钱谷的数目,不审讯斗死的案子。宇文融的理解是张说作为宰相,选官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亲自过问。

总之一句话,在宇文融看来,吴兢的上疏就是针对自己,虽然他不是张说一派的人,但却有搅局的可能。

事实证明,宇文融的预料没有错,李隆基虽然当时没有立即采纳吴兢的谏言,但在转年便恢复了先前的选官程序,并且张说没有因为此事而受到任何冲击。

由于猛人吴兢的突然搅局,使得隐藏很久的宇文融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而张说并不是软柿子,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张说针对这件事对宇文融有什么反击的行为,但并不能证明张说没有任何计划。

如果说以前宇文融一直是在隐藏自己,那么现在他和张说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而且宇文融的这次攻击行为颇有些毁掉张说前程的味道,张说岂能善罢甘休,所以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在遍览诸多的官场斗争后,其实那些所谓的胜利者只有两个诀窍——出手快和出手狠!

这次试探性攻击的失败并没使宇文融丧失信心,出手狠他已经做的游刃有余,他坚信接下来只要再加上出手快,他将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张说!你我的斗争其实才刚刚开始,当我再次出手的时候,你将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