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初遇险阻

朝廷不允许玄奘西行,其实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当时唐朝刚刚建国,和周边的吐蕃、突厥等国关系比较紧张,而刚刚经历隋末动乱的唐朝,急需劳动力,所以为了不使劳动力流失到国外,唐朝政府不得已下令禁止国民出境。

对于那些寻求安稳环境的人来讲,这固然是个非常好的政策,但对于玄奘来讲,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拔凉拔凉的,因为一个政策而使自己的希望破灭,玄奘是不甘心的。

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玄奘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当然也是最伟大的决定——偷渡出境。

之所以说重大,是因为西行的路上苦难艰险不是所能预料的,正因这样,玄奘依然下定决心,所以说玄奘也是伟大的。

从下定决心那一刻起,玄奘就一直等待合适的机会,只要时机一到,他就会义无反顾的走出长安,踏上那茫茫未知的旅程。

终于,机会来了,贞观元年(628年)八月,长安城周围因为霜降成灾,庄稼欠收,为了缓解饥荒的压力,朝廷被迫下令长安的老百姓自由奔走,到庄稼收成好的地区就食,于是玄奘抓住了这个时机,混在灾民的队伍中,离开了长安城。

那一年,玄奘二十八岁。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唐僧离开长安时,皇帝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一直将唐僧送到长安城外,而历史的真实情况却是玄奘一个人默默的走出长安,因为作为一个非法的偷渡者,他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前方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一路保护,有的只是那九九八十一难的煎熬!

走出长安时的玄奘是信心百倍的,但是很快他就遇到了困难,在经过凉州时,玄奘就收到了身为凉州都督李大亮的禁出令,勒令玄奘立即回到长安。

李大亮是封疆大吏,玄奘是个普通的僧人,二者的地位相差太远,那么玄奘偷渡出境的意图,李大亮是怎么知道的呢?

虽然现有的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李大亮是如何知道玄奘要偷渡出境的,但以我的分析,玄奘很有可能在凉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结识了一些僧友,随着交往的加深,玄奘很有可能向他们透露了自己要偷渡出境的意图,而这些僧友中间很可能有人抱着一种投机的心里,向李大亮告了密。

不过让玄奘感到幸运的是,在李大亮给自己发出禁出令后,这位都督大人或许因为政务繁忙,将这码事忘在了脑后,并没有派人强行押送玄奘回长安,这就给了玄奘逃离的机会。

当然玄奘逃离的方向并不是东部的长安,而是继续向西。

或许李大亮根本就没有想到,接到自己禁令的人还敢往前走,所以当他知道玄奘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时,异常震怒,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是严重的失职,朝廷要是追究起来,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在震怒之余,他向周围地区发出了通缉令:

“有僧名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侯捉”。

当这份通缉令下发到周围地区时,玄奘已经到达了瓜州(今甘肃瓜州县)。

瓜州的刺史名叫令狐达,但当时负责治安的是州吏李昌,李昌虽然是朝廷命官,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虔诚的佛教徒。

当李昌接到通缉令后,顿时感觉左右为难,在此之前,他已经听说从长安来了一位高僧,虽然通缉令上没有玄奘的画像,但是多年的职业敏感告诉李昌,这个来自长安的高僧很有可能就是玄奘。

人有时确实面对两难的抉择,一边是自己虔诚的信仰,一边是自己的饭碗,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前程。

于是,在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李昌带着通缉令率领手下人,前往玄奘的住处。

当李昌见到玄奘后,打开通缉令,给玄奘念了上边的内容,然后问了句一语双关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