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拿下长安(第3/6页)

有很多唐兵想一睹长安城的风采,但是在他们即将踏进长安城的时候,不幸地倒下了。自古以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秦中自古帝王都,长安就是帝王都的中心,这是座伟大的城市。刘邦、刘秀、苻坚、杨坚以及无数的英雄豪杰,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如今李渊也来到了这个城市。

曾经朝思暮想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来到了,这怎么能不令我心潮澎湃呢?

宁死也不逃

当李渊来到皇宫大殿时,一眼便看到了躲在桌子底下的代王杨侑。

杨侑只有十三岁,放在现在也就是小学刚毕业,一个小孩子看到一群胡子拉碴拿刀拿枪的人进来,吓得一下子就哭了。

“杀了他!杀了他!为死去的弟兄报仇!”李渊的兵士群情激奋。

虽然李渊在下令攻城的时候,说过打进城去,不得侵犯代王,但是当真正面对代王时,兵士们还是怒从心头起,因为他们知道,攻打长安死了那么多兄弟,全是因为这个小孩子。

现在杀了杨侑实在是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但是李渊并没有忘记当初起兵时的口号,何况,这个小孩子在未来还有利用价值。

没等李渊表态,杨侑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发话了:“唐公举义兵,既然是匡复帝室,尔等不得无礼!”此时杨侑的身边只有这一个人。

这个人名字叫姚思廉。

他当时的职位是侍读(陪代王读书),而后世人们给他的身份是大史学家。因为他著有《梁书》和《陈书》,是纯粹的高级知识分子。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骨气,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强暴,胸中有一股浩然正气,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始终坚信,正是有了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们的高贵气节,中华文明才生生不息。而姚思廉就是这庞大知识分子队伍当中出类拔萃的一个。

“放肆!都给我退下!”李渊斥退身边的兵士。

然后李渊恭敬地向杨侑和姚思廉行了一礼说:“我此次前来,确实乃是尊奉代王,匡复帝室。方才手下兵士多有冒犯,还请代王恕罪。”

“唐公乃仁义之人,我相信唐公是不会食言的。”姚思廉依旧保持着高傲的神态。

“呵呵,是啊,这么多人都走了,只有姚公还留在代王身边,真是令人佩服啊。”话语中李渊充满了对姚思廉的敬佩之情。

“现在我来了,长安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姚公赶快扶代王到后殿休息去吧。咱们择个良辰吉日,再拥立代王为帝。”

“唐公,老朽只说一句话。”

“姚公请讲。”

“望唐公爱民如子,好自为之。”姚思廉的眼睛放射出精光。

到现在为止,姚思廉当然明白,李渊做皇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势不可逆,众生顺从之。

姚思廉扶着杨侑离开了大殿。

现在李渊站在这座空旷的宫殿里,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李渊并未食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安抚百姓,不许军队抢劫百姓,宣布废除隋朝的一切严刑峻法。

李渊也没有忘记处理两个人,阴世师和骨仪。他给这两位仁兄的待遇是:斩首示众。

同时李渊下令将监狱中的囚犯全部释放。但是有一个人,李渊却是坚决不放。这个人的名字叫李靖。

李靖

李靖,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他出身高贵,是隋朝大将韩擒虎的外甥。这是一个有才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让后人无限景仰的人。当初,就连杨素都称赞他是个“王佐之才”的料。但是眼下,这个未来的“王佐之才”却被关在监狱里。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当初李靖曾经担任马邑郡丞,本来过着快乐的公务员生活,但是这位仁兄却偏偏不甘寂寞,当他听到李渊在太原暗中招兵买马,想要起兵造反时,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