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权力安全:慈禧维持统治的核心(第6/8页)

没有办法,荣禄只好又硬着头皮出来了,不过,荣禄大人既然敢再次出来,他肯定是想到了办法。

荣禄把密折拿过来,又看了几行,突然,趁那两位不注意,荣禄将折子一把扔进火炉里,并且用铜火筷子迅速将折子拨拉烧为灰烬,边烧边喊:“我不敢看,我不敢看呐!”

徐桐大怒:“此稿太后阅过,奉懿旨命尔阅看,何敢如此!”

荣禄立即回答:“我知太后不愿做此事!”

“这就是太后的意思!”两位老人家还在脸红脖子粗地力争。

“我即入见,果系太后之意,我一人认罪。”荣禄也硬了起来。

崇绮和徐桐这才知道小看了荣禄,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看来荣禄并没有被他们两位吓倒。而且自古以来,废立并不是“人臣所能言之事”,荣禄烧折子虽然很不地道,但也合情合理,连肺都已经气炸了的两位老人家只好结伴“怏怏而去”。

接下来,荣禄单独求见了慈禧,恭恭敬敬地问道:“传言说将有一场废立之事,这事可信吗?”(先探一下领导的口风)

慈禧回答:“没有的事儿,这种事能行吗?”(“无有也。事故可行乎?”)

荣禄继续说:“如果这是太后想办的事儿,哪有办不成的!只是皇上罪名不明不白,恐怕外国公使会出面干涉,这件事不可不慎重呢。”(真会说话啊)

慈禧问:“但是这件事情现在(已经被他们)传得沸沸扬扬,怎么收场?”

荣禄回答:“不妨事,皇上已到极盛年华,仍无皇子,不如在近支为皇上选个皇子,立为‘大阿哥’,让他同时认作是同治皇帝的儿子(‘兼祧穆宗’),带到宫中培养,以后再考虑继承大统之事,这也师出有名啊!”

让这位“大阿哥”同时认作是同治皇帝的儿子并不是多此一举,当年御史吴可读“尸谏”后,慈禧是颁过懿旨的:光绪之后的新皇必须同时追认同治为老爸——荣禄连这个老皇历的细节都没忘记要考虑进去。

那么立谁为“大阿哥”?这个是不用多说的,慈禧和荣禄谁都清楚。这本来就是荣禄一个深思熟虑的既向端王集团妥协,又能堵住端王集团异心的方案。

慈禧很高兴地说:“汝言是也!”

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廿四丁酉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下诏:立溥儁为“大阿哥”,并在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大年初一替代光绪到“两殿”行礼(“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礼以溥儁代”)。农历1899年是己亥年,史称“己亥建储”。

解决了。端王集团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苦苦追求的废立,就这样被官场艺术大师、老狐狸荣禄给轻巧地解决了。光绪一直是没有生育的,很可能永远不会生育(生理问题,参见第一部),溥儁成了光绪最大的皇子也是唯一的皇子,而且也追认了同治为老爸,符合慈禧之前颁发过的懿旨。不出太大的意外的话,他就是将来皇位的实际继承人——但是,请注意是“将来”!开出这一张“长期支票”,慈禧并没有一根毛线的损失,却成功地让废立无限期地推延了下去,成功地封堵住端王集团的野心,又让他们没话说,荣禄,您的这招真可谓是毒辣!

慈禧也开始演戏了。她不只是立了溥儁为“大阿哥”,还特意在诏书中交代了令溥儁替代光绪进行新年祭祀行礼,要知道在皇家这也是很不寻常的。

奉先殿是皇帝的家庙,位于皇宫之内,里面摆放着历代先皇牌位,每逢重大节气或者特别的大事发生,当朝皇帝都要来这里对着很多的遗像念叨一声,跟老祖宗沟通一下。而大高殿是规格最高的皇家道观,它位于紫禁城外西北角,还是当年热衷修道的嘉靖皇帝修的。当朝皇帝在这里祈祷上天、求雨祈晴,不要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比较低,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这两殿的行礼更为重大,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都只是由当朝皇帝来主持。在光绪还可以自由行动的情况下,慈禧把无上的荣耀和无以复加的“恩宠”给了端王府,也给这位新晋的“大阿哥”送了一份大礼,让他提前彩排一下当皇帝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