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全军覆没: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第2/10页)

在日军向荣成湾进军的过程中,伊东佑亨派出几艘军舰开往蓬莱海域,时不时往蓬莱打几炮。如果我们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荣成位于威海的南面,而蓬莱位于威海的北面,伊东佑亨正是要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诱使山东陆军误以为日军要在烟台、蓬莱一带登陆。果然,李秉衡似乎上当了,他将重兵集结在了烟台、蓬莱一带。

李秉衡的兵力分布是大有问题的,即使他没有预料到日军会在荣成登陆,那么,最多的兵力显然也应该留驻北洋舰队的基地威海——而不是烟台。但在李秉衡看来,一旦威海有失,那是李鸿章的责任,朝廷会找李鸿章算账的,而一旦烟台有失,则要由他这个山东巡抚来负责。

李鸿章只好再次发电,几乎低声下气地请求李秉衡“照顾一下荣成”。

于是在日军登陆前,荣成好歹出现了1800名守军。人数看上去不少了,但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这1800名士兵的构成。

在接到李鸿章的第二次请求后,李秉衡很大方:那就派1500人过去吧!但他们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另外一种身份的人群——民工。

他们是平时负责修黄河大堤的民夫,以军事化组织和管理编成“河防军”,每300人编成一营,每营有一件共用的武器——鸟铳或者抬枪,其余的就是扁担锄头了。

见到李秉衡一直在敷衍,李鸿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威海陆路炮台统领戴宗骞想办法。荣成的防务是归李秉衡管的,不归戴宗骞管,戴宗骞只好“越权”向荣成派出了300名正规军,配备四门行营炮——于是就有了这1800人。

面对这1800人的弱旅,荣成日军用几发炮弹解决战斗,然后轻松完成登陆。日军的行动是迅速的,三万多名日军、三四千匹战马,大量武器弹药,只用了五天完成全部登陆。

李鸿章没有求到李秉衡的援兵,但是,在日军登陆期间,光绪曾向李鸿章下达命令,要求北洋舰队出动,从威海基地开到荣成阻截日军登陆,而李鸿章也并没有执行这一命令。在他看来,北洋舰队只有老老实实待在威海基地,才是安全的。

日军登陆后,大山岩在荣成县城设立了上岸后的第一个司令部。日军接下来的行动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他们即将进攻威海。

由于威海兵力空虚,而李秉衡的重兵仍然集结在烟台、蓬莱一带没动,李鸿章只好再一次请求李秉衡增派援兵,但李秉衡表示:就算我把整个大军都派过来,总兵力也只有日军的一半,我要先向朝廷求援军,请军机处出面派大军驰援山东。

李秉衡请求朝廷加派援军的急电发到了军机处。李秉衡和李鸿章都在等待着朝廷的援兵,等着吧,耐心一点,一定会有结果的。

有人可能要问了,作为国防大省,山东全省的兵力为何会如此之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山东原本的兵力是不止这些的,但他们被调走了。

调往了哪里?奉天。

当日军在东北进攻危及奉天的时候,朝廷在奉天周边集结了10万兵力,现在,日军在东北战场还留有第一军和部分第二军,只要日军不撤,朝廷就不敢调走奉天周边的重兵,哪怕总兵力是日军的好几倍,也不敢调走一兵一卒——因为那里是“陵寝重地”。

所以,尽管在东北的日军采取了守势,而且离奉天还很远,尽管军机大臣们知道当务之急是将奉天一带的山东军回调,但没有人敢上这个折子。

还是别找骂了吧。奉天的死人是要比山东的活人还重要的,这就是朝廷的逻辑。

那么就近调天津的吧?王公们更不会同意了。

天津乃京城门户,京畿重地,大家的金银财宝以及豪宅名马都留在京城,万一京城有失,谁可担罪?虽然大部分迹象显示,荣成日军下一步将进攻威海,但谁能保证他们不绕道进攻北京?日军狡猾狡猾的有,不得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