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治维新,日本崛起(第3/11页)

一切从1854年改变了。在1840年英国人用炮火轰开了清国的国门之后,美国人也用炮火轰开了日本的国门,迫使日本签订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然后,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蜂拥而至,纷纷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划定租界,被迫给予西方列强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这些在清国出现的事情,也在日本出现了,日本于是被迫对外开放——进入了“开国”时代。

但在日本百姓看来这是卖国。民族感情加上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经济搜刮,使得日本各地纷纷揭竿而起,举起了反抗西方侵略者和政府——幕府“卖国统治”的大旗。在1857~1867年的十年间,日本全国爆发了500多次农民起义,起义的后期,西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名和武士阶层加入了进来,想趁机摆脱幕府的统治,史称“倒幕运动”。

大家知道,起义总要搞个口号,用来表达理想,凝聚人心,建立统一战线,临死前还可以振臂高呼一下,激励后来人。对于倒幕派来说,现成的口号是赶走洋人——“攘夷”,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推出一个起义的精神领袖,这个人应该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于是,大家想起了那个躲在破破烂烂的皇宫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天皇。

在“尊王攘夷”口号的带领下,经过几次规模不大的战斗(日本人少,当兵的更少,所谓“大战”经常是几百人的群架),到1867年,倒幕派取得了胜利,第二年,幕府被迫将权力交还给天皇,日本首都由京都迁往江户,改名为东京,幕府从此退出日本的政治舞台,史称“王政复古”。

但这个时候,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

那就是倒幕派推出的精神领袖孝明天皇去世了,当时天皇正值壮年(30多岁),所以关于他的死,历史上一直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是得病死的,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倒幕派毒杀的,以便更好地控制他的儿子。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是个谜。

孝明天皇去世后,他16岁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就是睦仁——日本第122代天皇。

天皇睦仁的成长之路

虽然之前的睦仁是皇太子,住在京都的皇宫里,但由于受到德川幕府的软禁,他从一生下来过的就是一种囚徒式的生活。

他一家是没有行动自由的。父亲孝明天皇每天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神经高度紧张。皇宫破破烂烂的,清冷狭小,宫墙早已经坍塌,在恐怖气氛的感染下,一到晚上,就出现了类似日本鬼片里的场景。小时候的睦仁经常被雷惊醒,吓得哇哇大哭时,却没有人来保护他。大部分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待着,孤独地成长,陪伴他的是几个有气无力的老妈子,偶尔能够听见宫墙外其他人的欢笑声,或者看见越过宫墙的风筝,但他走不出去,长年累月地生活在鬼片里。

皇宫里的生活也比较悲惨,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仅仅能解决温饱。睦仁的姐姐还因为没有房子住,只好寄养在寺院里。

睦仁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书。借着晚上微弱的光亮,从各种途径找来的日本的、中国的和西方的书籍,他通通要看,钻研学问,认真地做笔记。这增长了他的知识,也带给了他勇气,更陪他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无聊寂寞的时光。

在所有的书籍里面,他最爱看的是战争书籍,他很佩服那些南征北战的将军,最大的梦想是能够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去战场上厮杀!

对于一个被软禁的皇太子来说,这样的梦想只能想想而已。多年刀口下求生存的生活磨砺了他,也锻造了他的聪敏和野心。他的性格沉默寡言,人前显得腼腆而胆怯,骨子里却隐藏着冷酷和赌徒性质——因为他知道,自己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