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胜与负的10万个为什么(第2/4页)

很多老人直言不讳:跟着林彪打仗,能打胜仗!

而“跟着毛主席就是胜利”,那是被战争年代的历史检验过了的。

由强变弱由弱变强,转胜为败与转败为胜,黑土地眼花缭乱的战争进程表明,共产党人的军事学说和军事艺术,要比国民党高明得多。

共产党人在3年内战中锤炼得炉火纯青的战争技艺,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笔者家乡一带,很多老人有给国共双方出夫、当响导的经历。有时刚给八路军带过路,回到家,或在半路上,又给国军拉去当响导。

老人们说:枪子不认人呀,谁爱干这个呀!电影上光演国民党打人,八路也打呀。可凭良心讲,一样的活儿,还是爱给八路干。是谁给了穷人房子和地?能不向着?

昆仑关大捷后,杜聿明对记者发表谈话:“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所以诸位要是记载这一次胜利,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也就是民众的胜利。”⑵国民党的失败,也是民众的胜利。

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也好,不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也好,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能在符合人民意愿这个大前提下施展。否则,才能越出色,悲剧的角色就越充分。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国民党在兵力、给养、枪炮和包括海空军高超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共产党在人心上的绝对优势。

国民党靠自己的优势发动了这场内战,共产党靠自己的优势打赢了这场内战。

发动内战本身,就失去了人心,导致了失败。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使共产党人能够抢在国民党前头进入黑土地,并在各方面得到“老大哥”关照。交通要道被阻断后,朝鲜北部就成了沟通南北满和关内外的主要走廊。几百万吨各种作战所需物资,或运去朝鲜得以保存,或经过朝鲜进得转运,交流。国民党进攻南满期间,有18000多伤病员、家属和后勤人员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那情景,就和今天阿富汗游击队和柬埔寨抵抗力量顶不住时,就往巴基斯坦和泰国跑差不多。

打灭“胡子”,安定后方。土地改革,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黑土地本来就得天独厚,工业基础雄厚,又是著名的粮仓。兵员足,粮草足,又能造枪造炮造弹药。共产党人就在3年前全国力量最薄弱的黑土地上,打响了这场内战举足轻重的第一个大战役,并把黑土地变成了一统大陆的战略基地。

还有关内各战场的支援。倘若关内打得不好,国军源源拥进关东,“黑土地之狐”再有本事,怕也难免当年抗联的命运。

内战伊始,蒋介石几乎拥有一切。430万装备精良,勇敢善战的军队。“想中央,盼中央”的人民。世界头号强国的支持。连社会主义的苏联也不得不和他打交道。如今,雪白血红的黑土地不用说了,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黄色的中原,同样色彩的华北平原,青枝绿叶的南国的红土地,也正在和即将失去。若不是托海龙王的福,蒋介石早像菲律宾那位马科斯那样,跑去夏威夷或是什么地方当寓公了。

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的失败,可以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人民和谁站在了一起。

自命不凡的人物,可以把人类拖入一场世界大战,可以把一片土地糟蹋得雪白血红。什么人权呀,道德呀,法律呀,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玩具店里的东西。

他们可以随意玩弄历史。可到头来被历史嘲弄的是谁昵?

从中外古今到未来,金属的选票也好,纸张的选票也好,决定历史进程的都是人民。

1947年,当土地改革在黑土地基本完成后,如果举行一次公民投票,人民会选择谁?中国人没有在纸上写下自己信赖、爱戴的当家人的传统和习惯,蒋介石也不想让人民养成这个习惯。那么,人民就把选票压进枪膛,推进炮膛,把他打掉,把他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