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孙文与康有为始终无法合作的秘密(第3/4页)

康有为为何再次拒绝与孙文合作?

1898年9月,大清国内的戊戌变法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伊藤博文及时地来到大清造访,试图使日本能够主导大清的改革。康有为等人自然如获至宝,他们极力希望能够得到日本的帮助,向慈禧夺权。而此时的慈禧已经倒向俄国了,双方签订了《中俄密约》,康有为等人的活动自然又引起了慈禧极大的警觉。老太太连夜从颐和园赶回皇宫,粗暴地终止了变法。光绪被囚禁,“六君子”被杀,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王照以及谭嗣同生前的兄弟唐才常、毕永年等人也纷纷逃往日本。 在香港,康有为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接受报纸采访,发表谈话,宣布光绪在最后关头曾给他一道“衣带诏”,密令他来海外搬救兵。当然,这是康有为信口开河,光绪只给过杨锐一道密诏。不过,这些内情大家都是不清楚的,反正康有为说有那就是有。大家不相信一位“政治流亡者”,难道还会去相信扼杀变法的慈禧? 接下来,康有为公布了他写的一篇十分厉害的文章——《奉诏求救文》,这是一篇历数慈禧罪状、歌颂光绪圣明烛照的战斗檄文,这篇文章对慈禧的历史声誉问题可谓影响深远,也是慈禧后来把康有为列为最恨之人的原因之一。康有为在文中成功地抓住了慈禧的女性身份,进行了无底线的八卦,比如攻击慈禧“淫乱成性”“伪主”“牝朝”等等,简直堪比小黄文。后人有关慈禧善使媚术、谋杀慈安,在宫内和太监、大臣等人日夜淫乱的说法,基本都是来源于康有为这篇文章。 而康有为不仅是骂慈禧、赞光绪,还把他自己与光绪成功捆绑在一起,因为“奉诏求救”正是他嘛。自此之后,康有为一直以“圣主”光绪在海外的代言人自居。人们越是恨慈禧,越是同情光绪,也就越是尊敬康有为,康有为的地位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一时间在海内外声名大振。只是大家不知道,康有为忽悠了所有的人。 日本人也被忽悠了。在他们看来,康有为是比孙文更“奇货可居”的人。想想看,谁能直接影响大清皇上?那也只有康有为了,日本的目的反正只是要掌控中华大陆上的政府,而不管它是哪一个政府。如果日本帮助康有为支持光绪复辟,日本就能控制这个复辟后的政府,这不比“支持”孙文推翻朝廷建立新政府容易多了? 于是,日本接受了康有为的避难请求。康有为从香港来到日本,和梁启超等人会合。对于康有为的到来,有一个人特别兴奋,他就是宫崎寅藏,他和平山周都特别希望孙文和康有为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事业。虽然康有为是只反慈禧不反光绪的,而孙文是要连光绪都一起反的,但说到底,两个人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祖国腐朽落后之现状,都是为了“中国之再造”,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中国”,有什么理由不能携手呢? 虽然以前曾和康有为闹过不愉快,但对于与康有为携手,孙文很愿意。革命的势力还十分弱小,但凡有任何可以利用或者合作的力量,孙文都是欢迎的。知道康有为架子大,孙文首先表现了谦逊的态度,在康有为抵达东京的第二天,孙文托宫崎寅藏介绍与康有为见面。 没想到这一次,康有为直接拒绝了孙文。他表示他的身上有皇帝密诏,不方便与孙文见面。也就是说,他是光绪派到海外的钦差大臣,孙文却是著名钦犯,此“钦”不同于彼“钦”,大家没办法“亲”。 接下来,孙文至少三次登门拜访或者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要与康有为会谈的良好意愿,而康有为都无情地拒绝了,一再避而不见。 宫崎寅藏只好亲自出马去劝。宫崎寅藏不仅是日本人,还是康有为的恩人。当初康有为出逃时,是宫崎寅藏及时派人把康有为在广州的几十名弟子解救到香港。宫崎寅藏认为,康有为即使不给孙文面子,他的这个面子也是一定会给的。没想到康有为这个人真是固执得可以,他连连摆手说他是绝不可能见孙文的,实在拗不过了就派梁启超作为代表出席。 康有为真的只是因为孙文是钦犯吗?其实并非如此,就在康有为拒绝孙文的同时,他在暗中和另外两位钦犯你来我往。他们是杨衢云和谢缵泰。 此时“杨派”和“孙派”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前面我们说过,当初孙文使馆脱险之后,陈少白曾努力在日本报刊上宣传孙文,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发现“革命”这个词,用的“坚定的改革者”的说法。当时对于陈少白只宣传孙文的做法,“杨派”谢缵泰等人就十分不满。当看到陈少白在文章中宣称孙文是大清“改革派中领袖级别的人物”时,谢缵泰还专门写信给转载的香港报社,声明“改革派的领袖是杨衢云,孙逸仙仅仅是改革运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 康有为声名大振之后,1898年12月,在澳门的谢缵泰写信给康有为,表达了要联手干大事的愿望。康有为很快回信积极表示赞成,这时候他倒不在意对方是不是反光绪了。看来,康有为拒绝孙文并不是因为大家政治目的不同——政治目的不同,是可以谈的嘛,最后谈成个求同存异,再携手合作,大家皆大欢喜。康有为只是很精明,他注意到了“孙派”和“杨派”之争,并判断由香港中上层人物组成的“杨派”才具有合作的价值。对于还没什么实力的孙文,那自然就是瞧不起了。 康有为连宫崎寅藏这个日本人的面子都不买。他其实很明白日本人已经把他当宝贝,所以“有恃无恐”。康有为是以贵宾的身份居住在日本的,有关部门只是负责孙文的生活费,而对于康有为,却是负责他在日本的所有花销!从这个时候起,康有为开始了一种花天酒地的生活,流连忘返于海外的花花世界,走到哪里都要住高级旅馆、吃高级美食,还要出入舞厅和妓院,不时眠宿妓女,反正钱也不用他自己出。这下可苦了负责作陪的宫崎寅藏,估计他在外务省领取的经费有限,又不能额外报销,只得欠下租住旅馆的一大笔钱,最后连累到这个倒霉的旅馆都倒闭了;而到新年时,宫崎寅藏还穷到不得不把所有衣裤当掉,在家里过了个裸体新年,也算是真正领教了康有为的风光和排场。 宫崎寅藏后来评价孙文和康有为:孙文质,康有为华;质则重实行,华则喜议论。其实孙文还有一个好放空言的“大炮”外号,但与康有为比起来,他实在是“质”得可以。看来康有为才是大炮中的大炮。 接下来,康有为要继续他忽悠世人和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业。和孙文只有《伦敦蒙难记》的宣传素材不同,康有为不仅有“北京蒙难记”和“衣带诏”,更重要的是,他亲自参与了戊戌变法。接下来,康有为要借梁启超的一支生花妙笔,主导对戊戌变法的解释权,写一部以他为中心的戊戌变法史! 这就是梁启超写的《戊戌政变记》。 在梁启超的这部书里,关于戊戌变法是从康有为的一次次上书写起的,直到最后的“公车上书”,接着转到变法。这就不得不让人们认为,康有为的上书和变法有直接因果关系,是康有为的上书带来了变法,戊戌变法就成了“康梁变法”。康有为和梁启超成了戊戌变法的代名词,而掩盖了甲午战争之后,朝廷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为了大清江山稳固,包括慈禧在内的官员们都主动“求变”才发动变法的事实。 最重要的是,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梁启超通通推到了慈禧等“顽固派”的阻挠,以及袁世凯的“出卖”上面,对于康有为“围园杀后”的政变阴谋,那自然是要掩盖的。人们又不得不相信,如果不是因为慈禧和袁世凯,变法早就成功了。自此,变法过程的事件史被“思想史”所取代。人们相信,变法过程就是顽固派与变法派的斗争。 最后,书名“戊戌政变”这个词也大为流行。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慈禧掌控着一切,权力原本就在她手里,如果康有为“围园杀后”成功,或者光绪借变法夺权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政变”。所以慈禧终止变法并不是政变,只是“变政”而已。接下来,我们也将在以后的讲述中使用“戊戌变政”这个词。 忽悠大业还没有完。“六君子”中极富热血和真性情的谭嗣同曾经感动过不少人,康有为自然不会放弃也与谭嗣同捆绑在一起的机会。于是,梁启超、唐才常和毕永年共同伪造了谭嗣同“狱中血书”,也就是说,谭嗣同被杀之前,除了在监狱墙壁上写下那首著名的《狱中题壁》诗之外,还分别留给康有为和梁启超各一封“绝命血书”。当伪造的血书发表在日本报纸上之后,康有为自然也就在光绪海外代言人之外又多了一个光环:谭嗣同的“衣钵继承人”。 谭嗣同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参与伪造的唐才常和毕永年,还是自己的生死兄弟。伪造之事是很隐秘的,但这一切并没有逃过一起逃到日本的王照的眼睛,他在《小航文存》里明白记录了此事(如制造谭复生血书一事,余所居仅与隔一纸槅扇,夜中梁与唐才常、毕永年三人谋之,余属耳闻之甚悉,然佯为睡熟,不管他)。后来,唐才常的弟弟唐才质在报纸上看到“血书”之后,也表示怀疑:谭嗣同就义之前,除了那首绝命诗,并没有给家人朋友留下任何物品和字句,一是因为搜查严,即使写了也无人敢带出来;二是更要担心亲朋受到株连,不能留给他们任何字句。就连那首绝命诗都是用炭粉写在狱中墙壁上,后由狱卒口传而出的,怎么会分别留给康梁一封血书呢?唐才常这才说出实情:都是出自梁启超之手。(唐才质:《戊戌闻见录》) 那么,文采出众的梁启超有没有可能连谭嗣同的绝命诗都润色加工了呢?一直以来,人们很是怀疑诗最后的千古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应该是被梁启超修改而成的。不过,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倒不能冤枉康梁,因为我们能够找到一份有力的材料:在当时担任刑部主事的唐烜曾在他的日记《留庵日钞》里记录,谭嗣同原诗的最后两句为“吾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是先写在狱中墙壁上,后被人口述而流传,其他人在听说和摘录时难免有个别文字上的差错,并不是梁启超后来的篡改。 相信大家也已经发现了,对于康有为在海外伪造的各种言论,朝廷是清楚其中的内情的,但为何不站出来反击,澄清一下事实呢?比如发表一份声明什么的。只能任凭康有为造谣,却不能澄清事实,这正是朝廷的难言之隐。要知道变法的实质牵涉到了慈禧与光绪的权力斗争,在变法的表象之下,那是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从当初对“六君子”不审不问,就直接杀头开始,朝廷对变法的真相一直都是掩盖得严严实实的,哪还能让它大白于天下,让老百姓们都恍然大悟呢? 好吧,通过一系列的伪造,康有为的忽悠大业也达到了顶峰,但康有为并不只是想出出名而已,他的心里还燃烧着“围园杀后”的熊熊烈火。当初是在大清没能忽悠袁世凯出兵,但现在,在康有为看来,还有一支军队是可以利用的,那就是日军。康有为已经有了“围园杀后”的海外版计划,要忽悠日本人出兵,发动“杀慈禧、救光绪”的勤王起义,去干一票大的! 而康有为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次忽悠,使得他后院起火。有“叛徒”把他的真实面目暴露在日本人面前,最终使得康有为在日本再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