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沽口保卫战:优势下的惨败(第4/9页)

6月20日,西摩尔军在杨村火车站集结,然后开始沿京杭大运河向天津方向撤退。残兵败将们挤在几条破船上,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登上破船这个高级待遇的,非负伤人员还是要沿着河岸步行和拉纤。此时的西摩尔只有一个愿望了:我从哪里来的,还能活着回到哪里去——大沽口。

大战之前

在6月10日西摩尔大军开向北京后,各国就开始增兵,俄国人是最积极的,他们离大清最近,派兵也最方便。6月12日,1700名俄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大沽口上岸,开进天津租界。还没有接到慈禧明确命令的裕禄只好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馆卫队”出发后租界里的军队又猛增到2500人,这2500人也是天津城的威胁。而裕禄没有想到的是,大沽口外的威胁更大。

俄国在向租界派兵的同时,也在向大沽口外派军舰,太平洋舰队副司令勃兰特就坐镇大沽口外的俄军军舰上,他也是西摩尔出发后各国舰长中军衔最高的人。6月14日,电报线中断,各国的军舰与西摩尔军以及北京使馆区同时失去联系,勃兰特就把八国舰长叫到他的旗舰“俄罗斯”号上举行舰长联席会议,勃兰特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再在海上干等了,必须上岸采取军事行动!

要上岸,就有两种方案:一是像之前的西摩尔联军那样,把军舰绕过大沽口炮台,开到塘沽、北塘甚至是北戴河,随便找个地方登陆。大清的海防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守了大沽,忘了塘沽,守了塘沽,忘了南北戴河,反正是可以找准空当上岸的,这样最方便。

而第二种方案就是:先攻占大沽口炮台,就从大沽口上岸。

这种方案当然是“最好”的,原因很简单,大沽口炮台是离北京最近的出海口,如果不先摧毁大沽口炮台,出海口到北京的交通线就无法保证畅通,将来各国再从海上增兵就极为不便。

但是,如果攻占大沽口炮台,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了,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如果向清国的国门大沽口炮台发起攻击,很显然,这是向整个大清开战,意味着八国要跟大清进行国家间战争,就要涉及宣战等问题,而宣战又得有个理由,说西摩尔军和使馆区失去联系?公使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担心他们的安全,应该先让天津领事馆派个人去了解一下情况,电报线断了,还有腿的嘛。进攻炮台就是在事实上发动对清国的单边战争,将来在历史上是要受到质疑和唾骂的。

而各国驻天津领事也极力反对攻打大沽口炮台,他们不是军职人员,恰恰是从在大清的外交人员立场来考虑问题:如果八国联军强行进攻大沽口炮台,就难保朝廷不会对北京使馆区和天津领事区动手——“进攻大沽口不亚于给在清国内地的欧洲人签署一张死刑证!”

但在勃兰特等人的坚持下,各国舰长终于最终同意了先进攻炮台——只有美国舰长在最后一刻退出。

美国舰长之前接到了美国总统的指示:如果要发动对清国的国家战争,需要正式宣战,而按照美国宪法,这又需要获得国会的批准,现在国会还没有批,所以,美国军舰恐怕不能和其他国家一起行动。

总统说的这个原因其实只是表面上的说法,事实上美国此时在大清推行独具特色的“门户开放”政策,这是一项外交政策,其实更是一项经济政策,显示了美国人正在成为世界新老大的咄咄气势。总之,此时与清国作战是有损这一政策的,也是有损美国国家利益的。

于是,美军舰长最终做出决定:美国军舰不参战,但可以派一艘军舰去接走大沽口岸上的外国侨民。

一支即将上岸开赴北京的多国部队又成形了。他们是第三批八国联军——准确地说是七国联军。也就是6月15日裕禄给慈禧的奏折里所说的,“闻得各国除已去之兵外,尚有续去之兵!”看来裕禄同志的情报是无比准确的,也使得慈禧第二天就心急火燎地召开御前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