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第3/9页)

在我们的印象中,能被日本人统战过去成为“汉奸”的人基本上都是鬼鬼祟祟、卑鄙下流的无耻之徒,但在荒尾精这里,这些人是根本不值得考虑的。他的标准实在很高,乍一看,除了“颠覆大清”这一条,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在为清国朝廷选拔公务员——既有道德标准,还有外貌要求。

原因我们很快会了解。

统战毕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急不得,只能慢慢来。而另一部分一线间谍人员的工作就是直接刺探清国军事情报。

这个工作看上去很简单,无非就是去兵营旁边转转,画几张图,级别高一点的进行卧底和收买清国军官。但刺探军事情报工作在荒尾精这里不是这样要求的,他要求的方式是——到农村去,到后方去,上山下乡。

荒尾精把这场活动统一命名为——探险。

于是,在统一组织和安排下,一场以汉口为中心、名为“探险四百州”(日本人称中国全境为四百州)的日本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间谍活动展开了。接到指令的上千名一线间谍全体出动,他们挑着担子,扮成货郎、游医或者风水先生,出城下乡,他们的任务除了暗中察访和记录当地军备,更重要的是——实地了解清国的社会风气和地方官以及底层人民的精神状态。

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很显然,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钱。而令人惊奇的是,从潜入上海再潜入汉口开展间谍工作开始,荒尾精自始至终没有用过日本军方和政府的一分钱!川上操六对他说:国家的钱是要用来买军舰和练兵的,做间谍工作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荒尾精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汉口乐善堂卖眼药水的钱,这是来自岸田吟香的无私援助。而他手下大部分的一线间谍,竟然也是自费前来的。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职军人,其余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有志青年”,他们留起辫子,穿上长袍马褂,放下工作,离乡背井来到清国,不享受公务员待遇,也没有事业编制,别说工资,有时连微薄的生活津贴都无法领到,但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加入了这场活动。

自称为“我党”的荒尾精,有这样的“党员”,不知是不是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场活动整整持续了三年。三年中,很多间谍因为路费用尽,在打工也无法维持生计后,最后沦为乞丐。很多间谍都没有再回来,他们有的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有的暴病身亡,有的在大山中迷路被野兽吃掉,有的被土著包围杀死,还有的是在身份暴露后当场自杀。但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直深入到清国最边远的山村部落,甚至连当时的清国人都很少去的,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新疆和西藏都没有放过。他们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探险”,活着的人带回来了数不胜数的情报材料。

在得到这些情报后,荒尾精开始分类整理。

这就是著名的日本绝密情报——《复命书》。它由荒尾精的谍报网络提交给参谋本部。

《复命书》有关情报的具体内容我们无法得知了,但可以想象,它一定是一份空前完整的情报,为参谋本部和后来的大本营制订对清作战的战略和具体战术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直到1931年日本再次侵华后,《复命书》都是日军重要的参考情报之一。

而在一线间谍跋山涉水的这三年期间,荒尾精也并没有闲着,他坐镇后方,以开办分支机构的方式使汉口乐善堂迅速发展,分支机构在长沙、成都、北京、天津以及上海设立,荒尾精将这些分支机构称为“我党之一支部”——“支部”这个词就是从这里开始使用和流传的。

有如此巨大的成就,荒尾精的使命似乎结束了。他可以回到本土,接受嘉奖,领着丰厚的奖金颐养天年了。但情况不是这样的,在完成这些工作后,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把培养对清国间谍的学校开到清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