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第3/7页)

险工。沿河那一带,险工最多。凡是水流冲击最紧急的地方,或者是已经决堤的地方,都会有工程。这些工程以营造圆柱形防水建筑物为主,大多用秸料搭建,然后盖上土,为它们铺设一层堡垒,形状像磨盘,或者紧紧贴着岸边,或者和大堤接连着,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每埽都不一样,每埽错落有致、参差不齐,绝对不相连,中间仍然走水,以此来三面都受洪水袭击,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依照我的看法,那些埽就应该一气呵成,中间不留缝隙,既节省材料和施工,形状又更加坚固。而且埽这种材料碰到水之后,就像墙壁一样直挺挺立着,不会歪斜,如果有大水冲过来的时候,它不能让水滑过去,似乎并不是好办法。但是秸料不是能够经久耐用的材料,因为其中有心,它的质地像是灯草一样,最能够吸水了,使得里面的料子容易腐烂,材料烂掉就和沙土没什么区别了,丝毫没有抗冲击能力。我在监工的时候在很多地方看到旧的埽,虽然看上去都连在一起,但是它们的根基已经都坏了,一经过洪水暴涨,必将会立即漂走,民埝一定会被牵连。有的人说秸料是这个地方的土特产,用途广泛,价格低廉,除了这个材料就没有别的更合适的材料了。如果真的能够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多种藤柳,经过数年之后,就可以足够使用,就没有必要用成千上万的金钱,来修造这些不能持久的工程。有的人说埽这种材料原本就可以挡住水,一两年过后,河水自会流回原来的河道中,料埽虽然腐烂了,可是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但我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不变更治理的办法的话,恐怕到时候就算抢险也只不过是养疽遗患罢了。现在可以采用的计策是,虽然没有其他材料可以用,那些埽工应该率先改变方式。使那些傍在岸边的都连接起来,连成一片,当作一个进入水流中的斜坡,来引导水流的方向。必须多用木桩,和岸中有些牵连,用坚固的麻绳系上它们,那些为了保护埽所扔进去的石头,也最好加大、加多,找好恰当的位置,就可以抵御冲刷的力量。监工曾经看见有用石块排列放在埽上的人,用石块来镇压秸料,为了不让那些被风吹走,这个场景多么可笑。除此之外还有石堤,如北镇那一带的石堤,尚且能称得上稳固,但是盐窝的石堤,地下的根底都已经全虚了,那些还没有坍塌的地方,全都依赖尚存的那些石灰的粘补,使它们凑在一起,然而这肯定也不能持久。

二、盐窝至海口尾闾情形

黄河尾闾。已经由盐窝改了三次水道,第一次是向东北由铁门关入海,第二次是向东由韩家垣流入大海,第三次庙东南由丝网口流入大海。今天只将这三种情况挨个说明,还有一条新挑引河,也一并在这里讨论到。

铁门关海口。这个海口是大清河的尾闾。黄河改道山东以来,经由这里入海,经过了三十多年,到韩家垣决堤,离开东北向正东方向流淌。今天铁门关一道,前半截已经淤积,被淤泥垫得非常高了,河身都成为平地,都不好辨识出来,河道左右两边的堤岸都变成了村落。铁门关以下,河堤都消失了,只能看见一堆黄沙,土地非常贫瘠。大约距离铁门关下游八里的地方,河道又重新看见有河水,直接流入大海,河边的土地虽然看上去像沙滩一样,但是沙子下面不是很深的地方,就有混合的泥土。河水的深度平时大概为二尺,碰到大潮的时候能够涨到三四尺,可以到萧神庙,如果东北风刮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可以增长到五六尺不等,从三沟子开始就有船只,可以出海,在烟台地区往来。这次因为河流结冰,地上很潮,不能出海勘察,仅仅到了三沟子以东的十里,满地都是苇草,大潮经过这里后,就返回不再向前进。根据当地人说的话,再往前走八里,就已经可以见到海洋的潮汐,再往下十二里,就是海滨了。河流入海口处有拦门沙,当潮退去的时候,仅仅深二尺而已。这片拦门沙的面积,没有再去勘察过,于是就自己揣度,认为一定小不了。统计自盐窝到铁门关,入海口大约是一百一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