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无字碑的沉默与喧嚣(第3/7页)

张柬之的计划虽然已经做得够细致了,可这位临时来凑热闹的田归道真是计划外的。百密一疏,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张柬之万万没有想到,他只考虑到守护玄武门的主力部队是左右羽林军,拿下左右羽林军,就等于拿下了玄武门,却疏忽了田归道的千骑兵。

计划周密,各方面的人事关系都已疏通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通过玄武门这一关卡。由于玄武门是通往宫禁的一个主要门户,统治者常以精兵守卫。不掌握玄武门,政变就将失败。

现在守卫玄武门的,是一支名唤“千骑”的精锐部队。“千骑”的前身是“百骑”,由唐太宗建立。他挑选了一批孔武有力,特别是箭法高超之人组成“百骑”。太宗每次出猎的时候,百骑就簇拥在他的鞍前马后。以后,武则天又将它扩展成为“千骑”。

千骑也是北衙禁军的成员,名义上挂靠于左右羽林军,但是他的将领从来都是由皇帝亲自委任。皇帝这么做,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手,让禁军内部互相牵制。一旦主力部队被策反了,还有非主力部队临时顶上。

但很快张柬之就稳定了下来,他忽然想到,现在左右羽林将军在这儿,你这个千骑既然挂靠羽林军,那就应该听将军的话。赶快让开,我们有急事。

可是没想到,田归道却是个认死理的人,他一句话差点没把张柬之呛死:“张大人,没有人跟我说这个事情,我不能放行。”

胜机就是与时间赛跑,最先撞线者就能把握胜机。张柬之知道,对待这种死心眼,不能硬来,不然会因小失大。只有一个办法,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张柬之说:“我们现在是奉太子之命,进宫清除小人,请你把你手下的军队一并交给我们指挥。”田归道坚决不干,又僵持在这儿。

如果真就这么僵持下去,还真是麻烦。可这时候太子李显赶到了,田归道一看见太子,一时也没了主意,因为他本来并不是“二张”的党羽,也没必要帮他们。他不让张柬之进去,不把自己的兵交给他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可是现在太子李显来了,他的出现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力量。田归道一咬牙,说:“这样吧,咱们协商,我让你们进去,但是我的兵不能跟着你们走。”只要不挡道,一切都好办。田归道一放行,将士们就顺着玄武门冲进宫里头了,而且是径直冲进了武则天睡觉的寝宫——迎仙宫。有些宫女一看有士兵来了,回身就跑,想要回去报信。

在里面策应的太平公主早就领着宫女敢死队在那儿候着了,一刀就把准备报信的宫女给捅死了。没有人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士兵们接着往里走。

这时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在睡觉,听到外面有动静,赶紧披衣起床,刚走出门,就被士兵杀死在外廊之下。杀死了“二张”兄弟,张柬之他们就带兵进入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

武则天是老年人,本来就有失眠症,当她听见有动静,抬起头一看,只见一片刀光剑影。武则天从床上缓缓坐起,她一点也没有失掉女皇的尊严。

“是谁在兴兵作乱啊?”她习惯于用这种权威的口吻说话。

一个苍老的声音回答她:“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诛之,因为害怕泄露消息,所以事先没有通报陛下,我们擅闯宫禁,真是罪该万死。”

“谁在说话啊?”武则天厉声问道。

“罪臣张柬之!”张柬之的回答口气相当强硬,没有丝毫避让。

武则天看了看这个跟自己同龄的老头子,没有说话。她又转过脸去,看着太子李显说:“原来是你派兵杀人,那现在人已经杀了,你就回东宫歇着去吧。”

李显素来害怕武则天,这时更答不上话来。桓彦范代他回答:“太子怎么能回东宫!?以前高宗皇帝将太子托付于陛下,现在他已经成长起来了。人们思念李氏,思念太宗与高宗的恩德,一致拥护太子,诛灭贼臣,请陛下传位于太子,以负天人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