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个婢女的愤怒,与爱有关(第4/9页)

王庆之的“李旦靠不住论”,武则天能够接受。

李昭德的“武承嗣靠不住论”,武则天也同样能够接受。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毕竟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天命所归只能忽悠一时,却难以忽悠一世。武则天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脚将李旦踢开的机会。

李旦背负着一副难以卸除的精神枷锁,他对武则天始终怀有一颗畏惧之心。他的位置被武则天剥夺,却毫无怨言,听任摆布。

也许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真正得到过那个位置,从未得到,又何谈失去?

李旦被降为皇嗣后,心态上并无失落惆怅之感,每日早晚进宫请安。武则天对她的几个皇子,既怒其不争,又不希望他们性格上有尖锐的一面。李旦是一个性格温和之人,或许正因为如此,武则天才会对其慢慢放松戒惧之心。

可是偏偏在这时候出现了问题,李旦每日都要向武则天请安。一来二去,就被武则天身边的户婢韦团儿盯上了。

宫婢是一种罪奴,那些犯了重罪的臣僚,其家属或没入司农,或没入掖庭,没入掖庭者即为宫婢。掌管门户的户婢,不同于一般宫女之处,是她们有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一般的宫女多半身处后宫内廷,对外界的事知之甚少,或毫无所知。由于户婢身份特殊,能够有机会见到大量往来的朝中大员,甚至熟悉他们在宦海中浮沉的情况。也就是说,韦团儿是掌管宫中门户,负责引导人觐见皇帝的宫婢。

李唐皇族有异域血统,历来不乏俊男美女。史料记载,章怀太子李贤“容止端雅”,懿德太子李重润“丰神俊朗”,形容安乐公主李裹儿用的词更是绝,“姝秀辩敏”“光艳动天下”,李旦也不例外。

韦团儿头脑聪明,办事灵活,颇得武则天的信任与赏识,当时担任户婢的领班。所以在宫人之中,她也算是一个颇有实力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家的婢女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生得一副姣好的面容和婀娜的身姿。而韦团儿在户婢中更算是出类拔萃的。

尽管韦团儿深受武则天的赏识,可是婢女的身份始终无法改变。由于身居要位,有权有势的人见得多了,或许是见惯了别人的奉承与笑脸,心境自然也就变得活泛起来,对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非分之想。她希望能找一位居于高位的男人,将来成为他的爱妾,唯有如此,她才可以攀上高枝,家雀变凤凰,改变自己的身份,享受永久的荣华富贵。

在经过一番筛选比较之后,团儿锁定了目标,那就是身为皇嗣的李旦。在韦团儿看来,李旦当过挂名皇帝,如今还算是皇嗣。她喜欢李旦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温厚笃实、儒雅知性的贵族气息,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最佳人选。

或许是李旦现在所处的地位很尴尬,挂名的皇嗣随时有被人取而代之的风险,因此李旦身上时常投射出几分冷冷清清的影子,这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女人内心的母性本能。

每次李旦进宫时,韦团儿都会想方设法地与他套近乎。无论前朝后世,君王或者太子宠爱宫女并非没有先例,更何况当今皇上就是最好的人生榜样。所以对自己容貌极为自信的韦团儿,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可是韦团儿毕竟是一厢情愿,太子李旦对她毫无感觉,他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她。韦团儿并不死心,情急之下居然还打出了武则天这张牌。她对李旦说:“奴婢知道殿下目前的处境,如果奴婢能在身边服侍,定当竭尽全力调和殿下与圣上之间的关系。”

她的这番话,使本就无意的李旦更加心生恐惧。他甚至认为韦团儿是武则天派到自己身边的卧底。她接近自己的目的,与纯粹的爱情无关,她的目的是监视自己、掌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