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朕于天下,无所亏负,汝等可知(第4/8页)

武则天的一个眼神,武承嗣就站出来诬告李孝逸谋反。武承嗣指使人诬告李孝逸说自己“名字中有兔,而兔是月亮上的吉祥之物,当会有做天子的名分”。为什么又是谋反?因为只有谋反之罪见效最快。

武则天借力打力,很快就将李孝逸拿下,念在他有功的份儿上,将其流放儋州。不久,他就死在流放地。突厥克星程务挺被除掉后,大唐边境形势一度吃紧。这时候,武则天手里可用的武将少之又少,就算是有,她也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

虽然高宗朝留下的武将不少,但大多深受李唐厚恩,比如百济名将黑齿常之、靺鞨酋长李多祚、高丽权臣后裔泉献诚。

黑齿常之号称名将杀手;泉献诚射箭的技术堪称天下第一,每次朝廷举办的武将射箭比赛都拿金牌,最后他都不好意思再参加了。后来他脖子上挂着金牌,专门来到武则天跟前炫耀。他敲着大拇指说:“太后,我老是拿第一,恐怕从今往后,汉将不会再有机会拿金牌射手了(臣恐自此以后,无复汉官工射之名)。”

李多祚是个直肠子,一等一的杀人王,不战斗到最后一刻都不歇气的勇猛之人。三人接过程务挺的枪,抵御突厥,捍卫北疆。

武则天给了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取消了原来的御史监军制度,让他们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安心保家卫国。

那个时代虽然看重武功,但是朝廷对领军之人也有制约。监察御史就是皇帝的耳目,替皇帝收集军事情报,监视在外的武将。武则天解除监督,鼓舞了士气。黑齿常之和李多祚于黄花堆一战,大破突厥,一口气追敌四十余里。

安抚完文臣武将,剩下的就是李唐皇室。

为了安定人心,武则天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她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边血腥压制,一边虚伪尊崇。她下诏从今后凡是祭祀天地,也要配坐高祖、太宗等历代帝王,并于洛阳建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一如长安宗庙的礼仪。

睿宗的几个儿子,也得以封王。后来开创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在此时被封为楚王的。他的几个兄弟,李成美为恒王,李隆范为卫王,李隆业为赵王。

封归封,管归管。在宫里画个圈圈,告诫那些不守规矩的李唐皇室成员:你们都要在里面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别给我生事,不然后果自负。

武则天的一系列举措,还是收到了效果,冰冻的朝政开始慢慢有了复苏的迹象。武则天已经五十七岁了,可是超越实际年龄的飞扬姿态以及有力的动作、不见衰老的美貌和充满旺盛精力的声音;加上大胆的构想、机敏的头脑以及掌握三十年大权,由政治手段所产生的信心和威严,使她在群臣之间,营造出一种近乎神秘的崇拜女神的气氛。在李敬业之乱平定后,这种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在内宫中,太后武则天的日常生活一如过往,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同时又具有开明英主的气度。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则天抽调精通法律的韦方质等人,对唐初以来国家法律条文进行拾遗补阙,本着约法省刑的原则,编成了《垂拱式》二十卷、《垂拱留司格》六卷及《垂拱新格》二卷。

一年内制定那么多法律条文,显露出武则天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天大的笑话。一直以来,她强调以德服人,不要挑动人与人斗,更不能滥用刑法。可在现实世界里,这些充满仁慈的话语像是一个讽刺。

何谓政治家?不说谎,不耍阴谋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吗?大臣们不装傻,不糊涂,连最基本的生活形态都无法复原。这些法律条文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大力倡导女权,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