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后高宗时代:谢幕与登场(第2/5页)

武则天还有个特浪漫主义的想法,就是想和高宗皇帝携手再举办一次封禅大典。她念念不忘当年自己带着一帮后宫妃嫔封禅泰山的无限风光。

泰山封禅大典是高宗帝王生涯里最辉煌最美好的人生记忆,作为当年登临神岳的同行者,武则天深知泰山封禅在李治心目中的位置,那是向普天生灵宣彰帝王功德的颂歌,在高山之顶俯瞰苍茫国土聆听百鸟啼啭,是君临天下者最为淋漓的一场极致体验。

当然那美妙绝伦的时刻,也成了武则天在洛阳宫之夜最具诗情的梦境之一。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欲往嵩山再度封禅。高宗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武则天响应。她计算着泰山封禅以来的匆匆流年,她说:“十五年来国运昌盛、百姓安泰,这是东岳神山的保佑和庇护,陛下如今再往嵩山封禅,上苍或许会再赐大唐十五年的太平盛世。”

洛阳离嵩山不远,就近搭台唱大戏,武则天就在嵩山之南筑起了一座“奉天宫”。

“奉天宫”还没落成,就有人站出来反对。谏言者是监察御史李善感。那些谏言者大多有着多愁善感的潜质。

李善感不同意这样做,他的理由是:这几年灾害连绵,民不聊生,突厥人三天两头骚扰边境,帝国的军费开支不断升级。朝廷还要劳民伤财地大搞形象工程,这种不顾天下黎民死活的做法太让人失望了。李善感没有绕弯子,直来直去,有一说一。

有官员说,李善感这种当面让执政者下不了台的直谏,在朝堂上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听到了。轰隆一声响,群情振奋,史称此谏为“凤鸣朝阳”。

2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正月,天皇与天后视察了刚建好的奉天宫。他们很是满意,于是开始筹备封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月秋高气爽的天气,天子圣驾仿照多年前封禅泰山时的仪式和行列,浩浩荡荡地离开洛阳宫。有心的官员已经看到龙辇上的皇帝了无生气,那感觉像是霜打的秋叶。官员们的心为之一紧,他们不得不为皇帝的健康而心生忧虑。

武则天虽然难掩兴奋,但她还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私下反复交代太子李哲,嵩山并不遥远,可你父皇的病体令人担忧,路上要随时做好歇驾停宿的准备。

到了奉天宫,高宗的病症迅速恶化,头痛欲裂,几近失明。参与封禅的大队人马只好沿原路返回,封禅大典推延至来年春暖花开。太子李哲惊异于母后先知先觉的能力,她的所有忧虑后来都一一被事实所印证,父皇果然在封禅途中一病不起。

武则天急召御医秦鸣鹤前来诊疗。秦鸣鹤仔细观察高宗的症状后,马上作出诊断“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则愈矣”。所谓风毒上攻,就是脑部血管压迫到视觉神经。所以,只要适当释放脑部淤血,便能恢复视力。

秦鸣鹤并非中土人士,是来自大秦的景教教徒,即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派信徒。秦姓来自于大秦国名,鸣鹤则是圣经中十二使徒名的叙利亚语读法。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其教徒在初唐时期大量涌入长安。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接见景教教徒,允许他们在长安建造寺庙传教,这是基督教来华的最早文字记载。随着大批景教教徒来华,希腊、罗马等异国医术也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隋唐时期的包容性极强,包括对宗教的包容。天竺佛教、波斯祆教、摩尼教等异国宗教都到大唐地盘来争夺信徒。景教也是在此时传入,面对这样的激烈竞争不能不竭尽全力,以医助教就成了他们争夺生存空间的一大法宝。

他们除了传播基督教义之外,也带来了西方的外科手术。唐人对景教教义兴趣不大,对他们的医术倒是推崇备至。据说,为失明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也就是秦鸣鹤要给高宗动手术用的这一招,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来看,玄乎得让人没办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