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梦想很坚挺,现实很疲软(第3/6页)

当然武则天不会将他们召回京城,只是将其分别安置于沔州和岳州两地。

这时候,高宗皇帝的身体已进入枯灯将灭的倒计时阶段,皇城内外,阴气太盛,杀伐气太盛。朝堂上下,太需要一场喜事来冲刷长久以来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也就是李哲被册立为太子的第二年,由武则天做主,为他又娶了一房太子妃。让武则天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是,这个媳妇后来会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差点学自己走上女皇之路,而成为武则天第二。

这个新媳妇,就是日后在后宫掀起滔天巨浪的韦皇后。

李哲心里清楚,武则天此举只不过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而已。

太子李哲本有嫡妃赵氏,因为得罪武后被囚禁宫中,结果被活活饿死。

赵氏的来头很大,祖父赵绰是李唐的开国功臣,父亲赵瑰是左千牛将军、皇帝的贴身侍卫,母亲的身份背景更是不得了,她是高祖皇帝李渊的第七女——常乐公主。

按辈分算来,这位常乐公主算是高宗的姑姑,而赵氏则是高宗李治的表妹。那么李哲娶的媳妇赵氏,就是自己的表姑。两人感情应该还是有的,赵氏幼年时就常随母亲常乐公主来宫中走亲戚,与李哲一帮子侄辈的皇子们嬉戏打闹,读书学习。

成年后,二人又常在一起参加庆典、筵宴与游乐,有时还在一起读书,渐渐地互生爱慕。他们的媒人就是李弘,当时还没死的第一任太子。

高宗对这自己的表妹很了解,也非常满意,就和武则天敲定了这门婚事。表妹就这样成了自己的儿媳妇。

武则天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常乐公主与高宗因为这件事走得越来越近,关系很是密切。她不能容忍高宗和自己的儿子身边有如此亲密的异己力量,这容易让她产生恐慌。

婚后三天,新媳妇赵氏去向皇后请安。当时武则天还没起床,赵氏并不知道,也缺乏请安的经验,就直接进了内寝。

武则天正愁着抓不着对方的小辫,缺乏生活经验的赵氏直接就往枪口上撞了。

武则天发怒了,赵氏当时就吓蒙了,还想为自己辩解两句。对武则天来说,如果辩解有用,还要她这个天后做什么?

武则天以忤逆为名将赵氏软禁起来,不准她出屋,每天只送点米粮充饥。

武则天原本只是想教一教这个新媳妇在宫中如何做人。在后宫行走,做人是第一位的。赵氏被软禁几天后,卫士发现她所住的地方烟囱始终不冒烟,就开门进去看,原来人已死了多日,连尸体都腐烂了。

武则天也讨了个没趣,关了几天,居然会关出一条人命。武则天下令将周王妃(当时李哲还是周王)赵氏匆匆掩埋,连埋到了什么地方也不见记载。

周王妃的父亲赵瑰也受女儿之累,被贬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刺史,常乐公主也被勒令随行。本来以为这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谁知道却以悲剧收场。

武则天只好亲自为太子李哲做主,挑来挑去,好容易才挑中一个——韦氏。事实证明,韦氏的确是一个很有心机与手段的女人,在某些方面与武则天很是相似。

韦氏出身名门望族,京兆大姓,有道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家属于老牌贵族。老牌贵族的特点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的贵,与经济实力无关,与百年老店的牌子有关。

其祖父和父亲挟着祖辈的余威,也只当过典军、参军这一类的小官。

有了前车之鉴,这样的背景让武则天觉得踏实,因为没有威胁。喜事要办,就办成双。为儿子——新太子李哲讨媳妇,为女儿——太平公主找驸马。这两件喜事,高宗和武则天都非常重视,几乎是在同时完成。

太平公主所嫁之人是薛绍,薛绍的父亲是光禄卿从三品官员,薛绍的母亲是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第十六女城阳公主,两家同样是亲上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