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子李贤的囚徒困境(第3/6页)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高宗李治委托武则天打理政事,是一种“授柄与人”的做法。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高宗李治在身体病痛和精神困顿的双重折磨之下,再次提出逊位于武后的想法,完全是想“持国与人”。皇家应该有的威柄与权势,正在一步步地从高宗李治的手中流失。等到他想要收回的时候,形势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下。

在众皇子之中,李弘最有帝王相。李贤与其兄李弘所不同的是,文武双全的李贤赢得了朝臣们的认可,朝臣们都认为他颇有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英武遗风。

李贤刚被立为太子,高宗就大赦天下,让太子监国,参与政事。并命张大安为太子左庶子,刘讷言为太子洗马,全力辅佐太子李贤,以期尽快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帝王继承者。

有人说,李贤除了与太宗皇帝在相貌上有几分相似之外,而在性格上却与武则天的相似度更高一些。朝堂上下一致认为,李贤将来会顺利地承继大位,君临天下。

李贤虽然没有什么野心,但即将到手的皇位还是让他心中暗自窃喜,觉得父皇很可能会在某一天早上就将皇位禅让于他。

他甚至在酒酣耳热之际,飘飘然地想到自己当上新君主以后的事。诸如怎样尽快打开困顿的政治局面,怎样驾驭朝臣,怎样劝课农桑,大治天下等。

李贤甚至还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像父皇一样,万乘千骑,浩浩荡荡地前往东岳泰山封禅,倾听臣下们此起彼伏的赞颂。

然而,美梦带给他的不过是虚无、短暂的快乐。

梦醒之后的李贤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储君应有的担当,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消耗于精神世界。这时候的他成了一个文艺青年,沉浸于琴棋书画的艺术氛围之中,难以自拔。

中国历史有时候很奇怪,艺术与权力不能同生共荣,多少亡国之君的艺术天分往往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治理国家却是一败涂地。

李贤本来并不是太子人选,他从小所受的教育、规范和要求肯定有别于太子。

自从李贤被立为太子后,为了让他能够早日谙熟太子之责以及提高处理政务的能力,高宗和他所信任的大臣们耗费了大量心思来培养他。

高宗为太子选择的辅佐大臣主要是中央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有的同时兼领东宫要职。这一设计的政治意义在于保证太子能够以储君身份谙练治国之道,为日后皇权的顺利交接做好铺垫。

刚开始李贤并没有辜负高宗的期望,处理朝政有条不紊,对外形象也是可圈可点。 

当了大半辈子皇帝的高宗李治还是忘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光有才华是没有用的,还需要有手段。

李贤平日于宫中曾熟读老庄著述,深知无为独处的道理。因此,他在当上太子之后,精神世界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似有若无的宫中流言,父皇眼神里流露出的焦虑,母后不怒自威的神情以及朝臣们对自己的诸般苛责,太子李贤想要摆脱这种囚徒困境,可又无能为力。他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对付那些可能会降临的灾难,他的不安有时候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武则天曾多次催促太子李贤前往洛阳协理朝政,可他总是借故推托。他宁愿一个人留在长安,逍遥快活,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不愿在父皇、母后的监控之下,做一个政治舞台上的摆设。

李贤虽然非常卖力地表现自己,可毕竟在太子位置上的时间过于短暂,在大臣们中间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当年前太子李弘在朝臣中的人气和影响力,是他十余年在太子监国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同样是太子,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让他们分了高下。

李弘的死,表面看来让李贤成为最大的得益者。其实不然,得到最大实惠的应该是他们的母亲——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