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夫妻、父子之间的三角格局(第2/7页)

身为太子,将来的皇位继承人要有强者的气魄与胆量,如果他的精神为礼教所束缚,将来再想要去游刃有余地驾驭政治这驾马车,恐怕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2

进入十月,和去年温和的天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关中地区竟然在这时候下起了罕见的大雪。长安的大街上经常有冻死的穷人,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同样是在这一年,全国四十几个州,连续发生了干旱、霜雪及虫害等,流离失所的贫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关中地区尤其严重。

春节过后,高宗皇帝就带着武后及皇子们离开了如同炼狱般的长安,到了洛阳。让太子李弘留在长安,担任监国。长安哀鸿遍野,仅靠江南的租米,根本不起作用。不但穷人吃不上,就连禁卫军中的下级官吏也陷入这种令人绝望的饥饿状态。

太子李弘知道之后,派人将士兵们吃的饭送上来,查看之下,里面居然掺杂着大量榆树皮或草根之类的东西。李弘惊愕之下,立刻命令拿出宫中的储藏米,发给士兵以及贫穷的老百姓。

作为大唐帝国的储君,李弘8岁便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单飞。太子要住进专门的府邸——东宫,是由专门的老臣名儒教导辅佐帝国的接班人。

高宗皇帝对太子是寄予厚望的。自己病怏怏的身子骨决定了自己不是个长寿之君,他希望太子李弘能够早日接班。太子也是人,可太子真就不是一般的人。高宗和太子训练班的那些大儒名家轮番上阵对其进行全面洗脑。《政典》《通鉴》《春秋》都要往通透里读,吃透精髓,学以致用。

刚开始太子年幼,又有许敬宗出任太子少师,太子像个言听计从、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因为许敬宗是个忠实的挺武派,李弘对于母亲武后还是言听计从的。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李弘渐渐长大,越来越有主见了。

随着年岁渐长,李弘越发多愁善感,百病缠身。他的体质本来就像父亲高宗皇帝,额头上隐隐浮现的青筋,使他苍白的面庞又增添了几分倔强。

他对朝堂上那些文臣们有诸多不满,只知消极地读书,没有积极的作为,很多时候也没有做出几件合乎道德的事。他的体质如父亲一般虚弱,可他的骨子里却不希望自己将来成为父皇那样的君主。

他最不满的应该是母后武则天,这个强势的女人与他心目中“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的儒家观念完全背离。他不明白,一个女人怎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权力欲。让他更不解的是,父皇在她面前,为什么会步步退让,直至将自己的皇权掏空。

武后对太子李弘,一开始是非常看重的。为了太子的教育问题,她像所有当娘的一样伤透了脑筋。她甚至亲自编印书籍,教导李弘怎样做个孝子仁君。像很多母亲一样,她只关心孩子的实用性学习,却从不过问孩子的精神世界。

李弘认为武后这本书写得还是很不错的,有一定水平,道理也讲得清楚。

他甚至认为一些谈话类的讲座应该请武后去解读《论语》、《春秋》。但李弘很快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他按照书中教育的价值观去对现实做出判断,发现武后书上写的是一套,在生活中搞的却是另一套。

李弘有点晕,书上写的一套,生活中是另一套,人格分裂。他不知道,他的母亲这时候已经中了权力之毒。

权力就像罂粟花,虽然芬芳,但也让人难脱苦海。可一旦嗅到了此中滋味,就再难舍得丢弃。做惯了一帘幽梦的武则天,怒放的生命已经无法让她再回到后宫那方寸之地了。

李弘不甘心被母亲当小儿牵制,翅膀硬了,单飞是早晚的事情,玩母子组合,非他所愿。太子李弘是武后在感业寺中怀孕的孩子,在极其危险的境地里,没想到因祸得福。在怀孕的日子里,武后经常一个人虔诚地跪伏在佛像前,希望上天能够赐给自己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