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上官仪事件引发的血案

1

李义府被高宗皇帝从权力高层一脚踢开,这让武后很是受伤。毕竟他是自己的人,高宗这么做,也是在警示她;谁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一把手。

武后虽然有心想再拉李义府一把,可这次动他的人是皇帝,谁也没有办法。

在天下人朝武氏翻白眼、吐唾沫的时候,只有李义府站出来挺自己,才让她的人气指数不断飙升,直至走到巅峰。如今李义府垮台了,天下人朝他翻白眼、吐唾沫的时候,她却不能做到深情抚慰。

李义府上演的最后疯狂,完全是仗着武后给的那点染料开起来的染坊。高宗虽然没有杀李义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高宗这次是真的动怒了,谁也别想拿他这个皇帝不当回事。

虽然是个拖着病体的病人,只要高宗扶着墙跺脚,朝堂还是会抖上三抖,皇帝毕竟是皇帝。别看平时拢着袖子当病猫,可发起威来依然是只真老虎。

讲感情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你真的认为,武后为了讲感情为李义府流下一滴眼泪,那我劝你,还是珍爱生命、远离政治。李义府固然是武后的权力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与感情无关。李义府手里掌握着中书出旨权,许敬宗手里掌握着门下封驳权。也就是说,武则天靠此哼哈二将基本上就能掌控至少二分之一的帝国权力。

李义府的倒台,让武后郁闷不已。面对如此惨淡的局面,武后只能打掉牙往自己肚子里面吞。她知道,自己这只潜力股虽然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但还不到狂飙的最后时刻,任何一次风暴来袭,都有可能将自己打翻在地。

李义府只是武后在朝堂之上的形象代言人,只要广告需要,她还可以重新物色人选。只要自己庄家的地位不倒,牺牲个把散户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历史经验不止一次地提醒过我们,官场和股市一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李义府最后的结局是流放至岭南,岭南是唐代流放罪人的区域,永徽政变后,这里的流人骤然增多。显庆年间,褚遂良、长孙无忌、韩瑗、柳奭的家属都被流放岭南了。

流放到岭南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朝廷虽然大搞泛阶,广施恩典,但对于流人,却采取了冷漠乃至残酷的态度。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高宗与武后封禅泰山,大赦天下。李义府看准机会,积极献媚,还应景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皇帝在泰山脚下发布了大赦令,这个命令有一个附加规定“长流人不许还”。这道诏书冻结了流人回调的可能性。

哀莫大于心死,于是一代奸相李义府在绝望中死去,死时年仅53岁。武则天当上大周皇帝后,追封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死了也要封。如果李义府地下有知,也会为自己没有跟错人而感叹。

武则天当权后,不光为李义府平反,还让李义府的家眷还归神都洛阳,后来又提升李义府的儿子李湛为左羽林将军,掌握禁军。

武则天做梦都没有想到,李义府的儿子根本不领情。在武则天的最后日子里,李湛参与了由张柬之发动的神龙宫变,把武则天从皇帝的龙椅上直接掀翻在地。这还不算完,武则天被迫从帝国领导人的岗位上退下来后,迁居上阳宫,也是由李义府的好儿子李湛监守看管。

再来看一看武则天在朝堂之上安插的另外一条线——许敬宗。许敬宗68岁拜相,能在如此高龄进入到帝国的高层,他相当懂得感恩,凡事谨小慎微。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便与此人结下师生之谊。

对于这个人,高宗皇帝说不上喜欢,但也并不反感。许敬宗所任职务是知西台(即中书省)事,掌握着朝廷的出旨权,同时他还以太子少师的身份监控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