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场扑朔迷离的大戏(第7/8页)

高宗的并州之行给足了武后面子,作为一个女人,武后算是实实在在地赚到了。并州这个地方是革命老区李唐基业的发祥之地,当年李渊在这里起兵打下帝国基业,可谓“龙兴之地”。

高宗李治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典礼,祭祀当年阵亡的大唐开国将士,赏赐功臣子弟。流水席连开三天,并州当地的官员、乡亲父老从四面八方都赶来了,吃饱喝足还派发红包,人人有份。就连并州都督府监狱内关押的犯人也获得赦免,提前释放回家过年。

大唐开国已走过风风雨雨41年,作为“革命老区”的并州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随后,高宗和武后又祭高祖李渊的旧宅,以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三位已故功臣配享,武家的荣耀,可以说是已达到顶点,再往上冲,就是爆点。

陪着丈夫把例行的公事办完,武后又亲自宴请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小时候的玩伴,并在下榻的地方接见了朝廷命妇和妇女代表。高宗又给并州的地方主官——长史和司马各加了勋级,授并州80岁以上妇女颁授郡君正四品。郡君,是古代妇女的封号,四品以上官员的妻、母才有资格获得。

文水村的女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享受到这种史无前例的荣光,人人都在发自肺腑地由衷赞美皇后的贤德。从来没有一个皇后对自己故乡的人如此优渥,要知道,废后王氏的故乡也在并州,可她从来没有到过此地,更不要说给予乡人特殊的恩宠。两下一比较,武后的声望更高了。

如此夫唱妇随在并州大张旗鼓地折腾了两个多月,庞大的省亲队伍才打道返回东都洛阳。由此天下人都知道了文水武氏,武后的声望,在官民之中不断飙升。

夫妻二人在民间社会这么上上下下地大造舆论,却让只有8岁的太子李弘备受煎熬。可怜的孩子本来以为父母不在身边,可以好好放松放松。结果父母临走却留了一个大难题让他做——监国。8岁的孩子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别说监国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帝王的孩子只有早当国了。大概统计了一下,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243个皇帝,其中10岁以下的小皇帝有29个,占十分之一以上。

在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的小皇帝最多。东汉共有13个皇帝,15岁以下的竟有8个!其中最小的是殇帝刘隆这个小婴儿,他生下来刚一百多天就参加工作了,在嗷嗷待哺中被绑票当上了皇帝。一手抓奶嘴,一手抓工作,两手抓,两手都不硬。两岁时就累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李弘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亲生骨肉,这孩子可以说是他老爸李治的翻版,无论是性格上的敏感纤弱,还是那单薄的小身子骨,都非常接近。李弘的身体比高宗还差。高宗后来得风疾(心脑血管疾病)是在成年之后,而李弘从小就体弱多病。根据史料记载李弘得的是瘵病,就是肺结核,这在古代是很难治的消耗性疾病。

李治对这个无论是性格还是外形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儿子多了几分喜爱,很小就把他立为太子。夫妻二人还是很看重这个儿子的,从李弘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

李弘的出生成了武则天轮盘赌上的第一个重量级筹码,他严重刺激了武则天内心深处澎湃的野心,她要用这个筹码去赢取更大的利益。李弘虽然聪明但始终是个8岁的孩子,8岁的孩子应该玩过家家,而不应该监国。压力太大了,李弘很多时候都被折腾得近乎崩溃。对于一个8岁孩子,压力大了自然就会不自主地通过哭闹来宣泄情绪。

唐高宗和武后两个甩手掌柜在旅途之中听说李弘在朝堂之上昼夜啼哭,也十分内疚。立刻召太子跟他们一起上路,一家人组团前往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