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场扑朔迷离的大戏(第4/8页)

选出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重新完成《氏族志》百卷。太宗将《氏族志》颁发天下各州,下令永久保存。太宗并要求皇孙尽量迎娶功臣之女为妃,公主们也下嫁功臣的子孙,完全不把山东的名门放在眼里。

唐太宗颁布《氏族志》,多少动摇了山东士族的霸主地位。但他还是迫于传统的压力,只能满足于把军功卓著的关陇士族与山东旧族拉平,让社会承认建国者的高贵。而武后则做得更加彻底,她干脆就是打击士族,抬高寒门庶族,将门阀制度那道藩篱统统砸烂。

由于武后的父亲武士彟只是已故三品大臣,根本不够资格,因此在唐太宗颁布的《氏族志》里没有叙武氏家族的“郡望”。郡望是指某地某家族的声望、发祥、渊源等。这个国家名人家谱里没有你,自然就是轻视,加之褚遂良又曾公开蔑视过武氏家族,武后当然要耿耿于怀。

几乎与发起对长孙无忌最后打击的同时,彻底颠覆门阀制度的“革命”也开始了。导火索还是由许敬宗来点燃,他在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三月以《氏族志》中没有武氏郡望为由,奏请修改。李义府也因为其家族榜上无名,立刻予以附和。

武后认为,所谓身份或门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价值,不过偶尔运气好,生长在有钱有势的家庭而已。最重要的应该是现在和将来。由于尊重过去的门阀,便认为他们的子孙生来就具有特殊才能,真是荒谬的论调。

目前能做的,就是将过去的门阀、贵族降格,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而已。武后显然是力主此事可行,于是高宗下诏,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12人主持修订,不让任何士族人士介入,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从名字上看,这里强调的是“姓”,而不是“族”。《姓氏录》的编写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书入族谱”,不问你是豪门还是寒门,就算是打仗有功而当了官的军卒,也算数。

《姓氏录》共有200卷,比过去足足多出100卷,但是原来的士族却少了48家,另有一批无名小姓进入新士族的行列。高宗亲自作序,明确肯定了新的等级。此举一出,天下寒士俱欢颜。姓氏共分为九等,武氏作为皇后一族,当仁不让进入了第一等,与长孙皇后家族并列。而长孙家族的其他人,已经杀的杀、削籍的削籍,再没有资格进入名录。

李在贞观年间虽然位高权重,但因为他是由山东土豪起家,门第寒微,在原来的《氏族志》里等级很低。现在好了,也堂而皇之进入第一等。许敬宗、李义府两人,则以宰相之尊名列第二等。

一些名门贵族、士大夫或读书人,以自己的家名进入《姓氏录》为耻,他们把这个新名录称为“勋格”——官阶表,对之极度鄙视。

但是,《姓氏录》将士庶的界限完全打破,进入体制内的官员一律不注明郡望,只按官阶排等级,甚至由军卒起家的五品官,也可以与昔日士族平起平坐,这毕竟是让士大夫颜面扫地的事。

李义府还嫌不过瘾,又奏请搜尽天下《氏族志》而焚之,免得那些旧贵族们不服。

在整个过程中,武后依然躲在幕后,没见发表一句公开的言论。可是,没有她的授意、支持和默许,这一切是不可想象的。《姓氏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门阀制度下千千万万的草根族。

小人物进入上流社会的大门被完全打开,只要你有本事把官做大。武后就是用这个办法,赢得了广大中下层官员的拥护,特别是笼络住了一大批草根出身的武官。

武后这一招收到奇效,以至于长孙无忌倒台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他也找不到军方的支持者以政变的方式自卫——原因皆在于此。以断然的手段打破出身门第的藩篱,打通人才上流的渠道,给衰败的门阀制度以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