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关陇集团和武后势力的短兵相接

1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很快翻页而过。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大唐帝国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旧。如果把一个帝国的发展视为一个人的一生,这时候的大唐帝国经过了贞观、永徽年的生长发育,进入了盛年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人口不断递增,当时唐都长安人口更是突破了百万之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

这一年,新皇后武氏35岁,李治31岁。唐高宗李治改元显庆。李治和武后这两口子最喜欢在年号上搞噱头,大玩文字游戏。这两位尊神的年号加起来,几乎占去了大唐诸年号的将近一半以上。

唐高宗在立武氏当皇后之前也只用了一个年号,永徽。自从武后参政以后,年号变动一下子频繁起来。武氏当了28年皇后,前后共用了14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用两年;当太后五年,用了四个年号;当皇帝15年,用了14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只用一年多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就改三次年号。比方说公元696年,本来叫天册万岁,但是因为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又改名叫万岁登封,刚叫了三个月,因为修建通天宫,又改名叫万岁通天。

武氏改年号如走马灯,她恨不得让天下人都透过年号知道她在想什么。从登上皇后之位的那天起,武氏就陷入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之中。作为女人,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年代符号,去让天下人认可一个女人当国的合法性。

对武后来说,巩固自己的皇后地位不能单靠君王之爱,这是最不明智的举动。因为李治的个性优柔懦弱的成分居多,耳根也软,会有一时的感情冲动。今天他爱自己,说不定哪天他对废后和废妃又旧情复炽,或者爱上别的女人,届时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废立皇后之事将会再次上演。

当务之急武后要做的,一是对斗争失败的情敌做最后的处理,二是尽快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如此可免后顾之忧,又能母以子贵,巩固后位。因为这样做既能使高宗皇帝对囚禁起来的王氏、萧氏死了那份心,且又让他日后再想重新废立皇后也不容易。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被赶出长安贬为梁州刺史,武则天4岁的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这一年唐高宗和新皇后武则天特地在玄奘法师译经的大慈恩寺举办了一场无遮大会,为新太子李弘祈福。

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五年办一次,可以说是佛学界的奥林匹克。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

在这场佛教盛典的梵音佛乐声中,后贞观时代也随之风流云散。

李弘为太子后,帝国的权力高层也有许多人事变动。侍中韩瑗与中书令来济,虽然屡次请辞,仍继续留任。现在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礼部尚书许敬宗,此人新任为太子宾客,正三品,两人共同担任太子侍从,并担负起规谏太子言行的职责。

李义府作为挺武派的急先锋,在本职的中书侍郎外,又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右庶子,终于进入帝国的宰相班子。武后并不盲目激进,长孙无忌已是孤家寡人,彻底垮台是早晚的事。

太尉长孙无忌虽然屁股还坐在权力高台那个最显赫的位置上,但权力已如手中沙,正慢慢从他紧握的掌缝中逐渐地滑落出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习惯了操心忙碌的长孙无忌有了更多时间用来回忆自己漫长的官场岁月。

或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段时间双方并没有发生特别的争战,可是谁也不敢大意。表面的平静,却无法掩盖暗地里的波涛汹涌。最后的决斗时间,正一步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