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平静(第2/3页)

“佳木。”有人突然从转角窜出来,叫道:“你可下来了”

张佳木先是吓了一跳,他奏对的时间太久,时起时跪的,好在大明的规矩还没后来那么变态,到二百多年以后,管你是谁,帝王面前一直得跪着说话,军机奏对时间久了,还真有大臣腰腿僵了起不来的,得太监上前搀扶。

军机不能伺候差事,这起跪不便也是重要原因,比起后来,大明的规矩算是已经很人道很随和了。

“是蒋大官。”一见是蒋安,张佳木倒也客气,拱了拱手,笑道:“你怎么这么钻出来了,倒吓了我一跳。”

“当然有事。”

蒋安额头上汗水淋漓,显然是看到张佳木下来一路跑过来的,再加上额头上有没擦净的血迹和泥土,真如一个地下刚钻上来的活鬼一般。

张佳木看的又是好气,又觉好笑,不觉板着脸向他道:“大官,你现在也是提督东厂的大人物,怎么这么不稳重?”

“还提督东厂哪。”蒋安提起这个便是一脸晦气,好在这里他们两人在一处说话也没有人敢偷听,当下便是把皇帝的决定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张佳木。

“就是这件事?”

听完之后,张佳木便是笑道:“大官,不是我说,你在皇上身边,可皇上要做什么,你可真是不怎么明白。”

“啊?”

蒋安一脸愕然,倒是真不大明白。

“我现在也不必多说。”张佳木含笑道:“你等着瞧就是了。”

有他的话,蒋安倒是真的安心不少,不过,他也是知道了张佳木改革崇文门税关的事,当下也颇为关切,只道:“此事得罪宫中人不少,你可得小心。”

“我省得。”张佳木笑道:“今日之下,我却不知道有谁能和我过不去?”

如此自信,甚至是霸道的话,蒋安却也是不大听张佳木说,当下一呆,张佳木打了个哈哈,与他拱手作别,却是自顾自的去了。

蒋安犹自懵懂,不过他已经信张佳木到了骨子里,当下也只是喜滋滋的自语道:“难道皇爷还有别的任用?这我可不懂了……”

……

天顺二年四月初旬的这一场大动乱,大政变终于平息下来,由此引发的兵变也彻底结束。刀枪入库,兵归营房,在京城四处再也瞧不着成群结队的甲士们,顺天府下管的大兴宛平两县的衙役重新上街,京城的五城兵马司的坊兵们也出现在了街头巷尾,锦衣卫的校尉们仍然和往常一样,三三两两的,挎着绣春刀,在街头四处巡逻刺奸。

遍设在京城街头巷尾的粥厂保障了穷苦百姓的生活不至于困窘到不能一饱的地步,由于是锦衣卫亲自施粥,不要说贪污了,就连粥里一粒石子沙砾也是瞧不着,筷子插在里头能立起来,大人小孩都能一饱,有些不争气的便道:“锦衣卫张大人施粥,可比咱们自己挣着吃还吃的饱”

到了第四天,全部城门如常打开,除了那些悬挂在城楼坊门各处的人头让人觉得阴森森的,别的可就再也瞧不出什么来了。

接着,就是一项又一项的善政发布施展开来,短短数日,京城政局就被展布一新,由上至下,都是觉得精神一振。

曹吉祥和石亨在时的不少扰民的恶政都被中止或纠正了,数千名武官被拿捕,革职,他们强占或兼并的庄田当然也被全部收回。

张佳木已经着人放出风去,除了曹吉祥等几个大人物的庄田联结成片,皇帝也在打主意,并且要赐给功臣所以不能动用外,剩下的那四千多武官的田地,将由锦衣卫清丈核实清楚,然后就地发放给无地或少地的平民百姓。

风声一出,整个北直隶的百姓都有雀跃之感……但好消息却绝不止这一些。

对皇家用度来说,因为张佳木的进献和建议,皇帝决定停止和买,也就是说,京城之中的买卖人再也不必担心有宦官临门,一句话交待下来,商人就得破家供给宫中要的物品,因为这种政策,商人破产败家的不知道有多少,甚至全家逃亡,或是自杀,甚至是举族迁避的事都不知道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