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破阵(第2/3页)

施聚虽然参与此事,但是他倒是和董兴的目的不同,实在是觉得文压制武,而武越来越不成话,需得好生振作整治,但上来便是政变,而且在京城中如此大动干戈,老将军一生镇守湖广,也在云南和安南征战过,在天子脚下动刀兵,这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所以不管石亨等人怎么说,施聚也是很提不起精神来。

老将军只觉茫然,怎么想好生做点事,却是到了如此地步?这一件事,将会是如何了局。

同时自然心中有怀疑,此事过后,君权明显受到侵削,石亨和曹吉祥是否能够忠忱如初?

这一层,可就更费思量了。

如果这两人试图凌驾于君皇之上,夺君位而自立,到时候又该如何自处?

可以说,自从今天稀里糊涂的夺了兵权,召出旧部,并且突然有事情泄密的消息传来,原本觉得事情还有缓冲余地的老将军也就稀里糊涂的上了马,在这些部下的簇拥之下,点将点兵,开武库授兵,和董兴一起,把一支几千人的大军按野战的规格给好生武装了起来。

要是往常,打着自己的将旗,又在这么多忠勇部下的簇拥之下,老将军就会踌躇满志,觉得天下无处不可去得,可此时虽然前后左右都是虎狼之士簇拥保卫,但老将军却是觉得心底里空空荡荡的,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他的心思,董兴当然一无所知,当下仍然是很兴头的向着施聚道:“瞧着没有?施帅,这里也是正儿八经的布起防来,瞧着没有,拒马搭的街垒,还真有模有样的。”

这当然是取笑的话了,董兴曾经在辽东打过仗,对着兀良哈部成千上万的骑兵,布的自然就是车阵等步阵,靠的是边墙城防,火炮和强弩,威名赫赫的蒙古骑兵冲锋都曾经经历过,眼前的这种情形,只能说是“小场面”了。

就算是施聚,虽然没有到北边打过,但南方平叛征伐,哪一场不是成千上万,哪一仗不是积白骨为山?就说安南那里,三十万天兵入交趾,最后奉天子诏旨撤出来的有几个?

不知道多少汉家儿郎,抛骨于瘴气弥漫之地,想到他们,老头子觉得自己活到现今的这个年纪,都是多余。

这个话,不必和董兴说,说了,白惹人笑。

当下只是顺着他的话缝,施老将军也像模像样的打量着对方的工事。这一看,倒是瞧着不少门道来,防线共是三道,眼下他们距离最近的就是第一道。

用大量带着铁钉尖枝的木拒马把三面临街的广场给封死了,在拒马后头,还有堆的有一个多高的草包沙袋,而且,很有办法的没有只堆一道,而是在第一道防御之后,不到五步的地方又立了一道更高更坚固的防线,再往前去,就是锦衣卫公堂大门前的一道了,中规中矩,就是在封实了门前,火光之下,似乎还能瞧着撒了一些三角铁钉等物……虽然稀罕,但好歹也是见过。

倒是第一条和第二条防御颇费工夫,想来适才也是用了不少人力,这么一来,估算对面里头的人手数目,就得重新再好好想一下了。

老头儿也是有点发愁,这里几面临街,又是和几家大衙门相隔,总不能放火烧了五军都督府?

如果不把边上的建筑全拆光了,只能从正面而攻,这么一座大门,还排下这么一个阵势,得损多少人命才能攻的进去哇?

老头子虽然也想一战成功,少点损失,不要惊扰了北京地面,但眼看着眼前的阵势,今夜想攻下来,那是老猫嗅咸鱼——休想就是明儿上午,能不能拿下来,也是两说……现在他的这些个部下,虽然是老人,跟随多年的老部下,忠诚勇气不便怀疑,不过他也着实想知道,在京城这种地方呆久了,又是身居高位,还能剩下多少武勇在身上?

他这里愁眉苦脸的,董兴那边却是大不乐意。他只是个伯爵,这件事后,石亨等人许了他外头三万亩的庄田,还答应把会昌侯孙继宗排挤出去,把孙继宗的位子许给他,这么许诺,才弄的他这么卖力气出劲来干这种勾当。现在已经上了船,再这么犹豫迟疑,可不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当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