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升官(第2/3页)

语气温和,淳淳叮嘱,不象是帝王与臣子奏对,反而象是长辈对着很成材的子侄问话。态度温和随意,摆明了信任有加的样子。

徐有贞在一边嫉妒的直掐自己的大腿,就是一夜之隔,就好比一个是开脸做了正室,一个就是侧门抬进来的小妾,荣枯不同,真是叫他郁闷至此。

想一想,在此无趣的很,诏旨也是修改完了,于是和陈循打了一个眼色,徐有贞上前一步,请示道:“陛下,诏旨已经改完,是不是立刻去奉天殿宣读?”

“拿来我看。”

这一回倒是果真没有什么问题了,朱祁镇看了一看,又随手发回去,想了想,令道:“就是二卿去宣诏吧。”

“是,臣等立刻就去。”

当着朱祁镇,徐有贞恭顺温和,奏对时事事承旨,笔下也快,再加上有亲入南宫的情份在。徐有贞大用入阁,也几乎是必然之事了。

等徐有贞和陈循出去,张佳木才下定决心,他道:“皇上,人是要抓的,但臣觉得,人也要分等。”

“哦。”朱祁镇大有兴趣,他把身子向前面侧了侧,问道:“怎么说?”

“如大学士王文、都御史萧惟贞、学士萧滋之辈,无耻之极。王文有上意不知属谁之语。又想议立襄王,实属大不敬,无君无父至极,王文之辈,不仅要拿捕,还要快点儿明正典刑,以肃纲常,震慑不法!”

不立沂王复位,而且有议立襄王,也就是朱祁镇哥俩的叔父来京即位的事,几乎就是朱祁镇心头的一根刺,卡在心里真是好久了。

原本,在南宫里再受虐待,总也有个盼头。景泰无子,京里头就沂王一个够资格继承大统的人,还是曾经的太子,再言正名顺也没有了。

结果王文等辈,为了逢迎帝意,提起拥立襄王的主张。虽然八字未见一撇,但总归是有这种风声出来。

要是襄王进京,就算是景泰病死,朱祁镇这一生可也就再也没有什么盼头了!

建文帝当年败给了永乐,深宫一场大火之后,建文是不知所踪了,他的儿子可还留在大明呢!

当年的建文皇子后来被称为建庶人,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还在襁褓里就关在凤阳高墙里头,这一辈子,就没见过高墙外头是什么模样。

要是襄王即位,不但朱祁镇这一辈子甭想出南宫一步了,就算是沂王,多半也是和建庶人一般的待遇,关于高墙之内,终生不得出高墙半步。

天家大位之争,是绝不可能有什么亲情可讲的!

“对,对对对,你说的对!”朱祁镇恍然大悟。接着就是咬牙切齿。老实说,对于谦他还有点抱愧的感觉,就算是徐有贞说的再有理,于谦在朱祁镇心里还是立过安定社稷的大功,和王文之流是截然不同的!

他一迭声道:“拿下他们,拿去下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好生拷问,看看是不是果真有拥立襄王的事。”

“是。”张佳木很沉稳的道:“一会臣出去,就下令拿人。”

“对了!”朱祁镇想起什么来似的,他笑着道:“你的恩赏,咱们一步一步的来。但锦衣卫不能再给朱骥那帮人管了。先给你加指挥使吧,印信由你佩带,南北镇抚,由你先接下来。”

从六品的百户,一步到正三品的指挥,这个恩赏要是在平时,已经足以叫朝野侧目。但非常之变,非常之时,以往的非常之赏还不足以赏全功。

要知道,历史上的夺门之变,徐有贞这个文臣还封了伯,曹家哥几个,曹钦也封了伯,并且叫他提督三千营,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石亨是由侯爵变公爵,张家哥俩也封了侯,因沾了“夺门”两字封爵升官的武官有好几千人。

历史拐了个小弯,张佳木这个百户也是夺门的首功之一,就封一个指挥使,在朱祁镇看来,这当然还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