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理教徒闯京城

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行刺皇帝是自寻死路,陈德清醒的时候也知道。只不过他的处境实在太艰难,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几度想过要自杀,但又不甘心默默无闻地死去。最后,他想“通”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得轰轰烈烈一点,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遗臭万年。

神秘的刺客

皇帝被人行刺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在禁宫内被人行刺就非常荒谬了,这种千载不遇的事情偏偏被嘉庆碰上了。

行刺嘉庆的人叫陈德,他选择的时间是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二十日,当时嘉庆正谒陵返京,准备进宫斋戒。陈德带着自己十五岁的儿子陈禄儿,提前进入东华门,绕到神武门,埋伏在西厢房南山墙后面。

这一切,嘉庆完全没有想到,他就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胆子这么大,敢在禁宫里行刺自己。当嘉庆乘坐轿子经过神武门,即将进入顺贞门的时候,陈德手持匕首跳了出来。然而,陈德动作慢了些,嘉庆已经进入了顺贞门,当他听到背后一片嘈杂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嘉庆派人去询问后,才知道发生了大事,心里大惊。

当时,神武门和顺贞门之间有一百多个侍卫,陈德跳出来后,他们个个目瞪口呆,反应迟钝,竟然无人上前去捉拿他。只有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人还算镇定,上前和陈德搏斗,绵恩的衣服被刺破,巴丹多尔济被刺伤。陈德虽然身手不错,但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还是被拿下了。

嘉庆觉得这个刺客胆子这么大,一定来头不小,下令军机大臣和刑部联合会审,一定要揪出幕后主使者。然而,陈德却一口咬定,这是他个人的行为,背后并无任何指使者。对于这个供词,嘉庆当然很不满意,又让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共同会审。陈德却依旧不改口供,嘉庆又让九卿和科道一起会审,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由此看来,陈德如果不是硬汉,后台就一定相当硬。嘉庆动用了国家重要机关,各种各样的酷刑都使了出来,可陈德仍然不改供词。

事情到了这地步,嘉庆知道再审下去也不会有结果,而且继续审下去会闹得人心惶惶,大臣们互相猜忌。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嘉庆决定就此打住。

宫中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嘉庆照例要自责一番:“这件事充分说明了风化越来越差,这是朕深感惭愧的,如果不是朕失德,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从此以后,朕应该更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勤政爱民、随时自省的好皇帝。”

事后,嘉庆想起这事,除了对陈德所作所为感到震惊外,也对在场侍卫的麻木感到愤怒。在场一百多人,只有几个御前侍卫拼命护主,其他人的反应太让人失望了。嘉庆深深地感觉到官场中懈怠风气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嘉庆含泪指责:“除了御前侍卫绵恩等人,在场的一百多人难道都不是朕的臣民,遇上行刺皇帝的事尚且漠不关心,还能指望他们尽心为国效力吗?”

为了改变这种懈怠的风气,嘉庆厚赏绵恩等人,并革去阿哈保和苏冲阿护军统领副都统头衔,其他表现很差的人也处以相应的惩罚。

此事之后,嘉庆虽然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但这件事已经充分暴露出清王朝的统治已经病入骨髓。嘉庆的改革并不能起到刮骨疗伤的效果,最多只是减缓一下病痛。

我们再来说说陈德的下场,不管陈德有没有供出幕后主谋,他都难逃一死。最后总得给陈德这种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官方的解释是:“陈德这个人不过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精神出了点问题,遂产生了叛逆的念头。”

根据现在的法律,精神有问题的人即使犯法也是不能治罪的,只能关进精神病院。可惜陈德并不是生活在现代,最后被判处了极刑——凌迟。嘉庆处死陈德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如果连陈德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也处死的话,未免太残忍了,有负仁宗的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