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还原十全武功真相(第6/15页)

用兵准噶尔这件事,乾隆没有让汉族大臣参与讨论,即便是满族大臣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只有大学士傅恒一人赞同用兵。傅恒跟乾隆的关系非同一般,是乾隆皇后的弟弟。

雍正九年清军惨败,让这些人仍然谈虎色变,不愿深入敌境。这些人的意见丝毫不能左右乾隆的想法,对乾隆来说,进攻准噶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乾隆十九年六月,陕甘总督永常提出“裹粮剿匪”的建议,让清军带足六个月的粮食,保证剿匪成功。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却受到了乾隆的批评,乾隆说,以前岳钟琪就是这么办的,这是绿旗(汉军)遗留下来的陋习,本来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况且这次情况跟以前更不同,现在准噶尔内乱,人心不一,我们趁机攻取应当用轻骑灭掉他们,如果携带数百万斤的粮食,连照看粮食精力都不够,怎么可能攻取敌人。和蒙古交战,应当利用蒙古人的机动战术,士兵只能随身携带少量的干粮,主要的粮食从敌人那里获取。

乾隆的看法表面上有道理,但他没有考虑到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是无法保证的,但军队又必须要粮草,以无法保证的东西作为行军的支持显然有很大的风险。

乾隆计划在二十年秋向伊犁进军。这时,阿睦尔撒纳建议:“秋季,我军固然马肥,敌军也是如此。不如就在春天进攻,趁他们没准备好,一战擒获,不留遗患。”玛姆特也赞同这个意见,乾隆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两路大军在二月出发。

讨伐准噶尔

乾隆十九年五月,乾隆命令军机大臣开始准备。十二月,五万大军已经纠集,整装待发。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副将军,从乌里雅苏台出发,途经阿尔泰山,与西路军会师伊犁。

乾隆二十年二月十二日,阿睦尔撒纳率领六千哨兵,从乌里雅苏台出发。八天后,班第率领三千察哈尔士兵出发。二十五日,前准噶尔将军萨喇尔率领六千哨兵从巴里坤出发,三月八日,永常率领大军出发。阿睦尔撒纳和萨喇尔都是准噶尔部落里的大人物,乾隆故意让他们做先锋,用意深远,想利用他们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准噶尔人归降。之前,就有人奏请派出更多的清军,乾隆不同意,坚持要“以夷制夷”。

班第和阿睦尔撒纳在西喇托辉会合后,继续向额米尔进军。四月中旬,两路清军都到达博罗塔拉河地区。班第侦察到达瓦齐前往察卜齐雅,不等两路军会合,便率领轻骑追赶。二十七日,达瓦齐退到格登山。班第和阿睦尔撒纳、萨喇尔商议,决定两路大军同时进攻。清军还没有到达伊犁,许多准噶尔部队望风而降。清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伊犁。

五月,阿睦尔撒纳和萨喇尔率领清军渡过伊犁河,向格登山进发。达瓦齐率领上万人,背靠山崖,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可惜,此时达瓦齐早已人心尽失,军容不整,马匹疲惫,指挥起来非常吃力。

五月十四日,清军抵达格登山。当天晚上,阿睦尔撒纳派遣勇士阿玉锡率领二十二名士兵去偷袭敌营。阿玉锡直扑达瓦齐大营,准噶尔部队突然遭袭,惊慌失措,纷纷逃窜。达瓦齐梦中惊醒,不知虚实,率领两千人一路狂奔。光是这一晚上,就有四千多人投降。

达瓦齐翻越天山一路南逃,清军一面追击,一面对沿途的人民发出檄文,要他们协助捉拿达瓦齐。达瓦齐逃到乌什后,只剩下一百名骑兵,乌什维吾尔族的首领霍集斯是达瓦齐的好友。对霍集斯来说,朋友是可以出卖的,清廷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他假装好酒好肉招待达瓦齐,等把达瓦齐灌醉后,便命人将他绑起来,献给清军。

至此,准噶尔之乱平定。

胜利后,乾隆召回远征军,留下五百士兵镇守伊犁。阿睦尔撒纳由于作战勇敢,被封为亲王,享受双倍俸禄,又称为“双亲王”。班第、萨喇尔封为一等公,永常因为筹办军需时没有遵从圣旨,故没有封赏。达瓦齐被押送北京后,乾隆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封他为亲王,给予优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