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第6/8页)

第一,减少军费开支。大家知道,军队是一个消耗国家财富的部门,无论是训练、演习还是打仗,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然而大家又都知道,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最缺的就是资金。如何让钱能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服务?最好的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将资金转化为资本。对于军队来讲,就是“要忍耐”、“要过苦日子”,因此对于军队训练和生活,我们强调两条:(一)“精打细算”,(二)“艰苦奋斗”。除此之外,还要大幅度地“裁员”:1982年9月,第七次大裁军,51万余人的铁道兵和1978年1月才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1985年,第八次大裁军,中央军委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全军裁减了团以上机关、部队、院校和机关中相当于团级以上的部门共5900多个。700

第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是一个人员更替比较频繁的地方,绝大多数的军人最终都是要回归地方的,而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与社会脱节的,所以,“怎样使他们到地方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怎么办?邓小平说,“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经过训练以后,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鼓励他们“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点数理化,学点工农业知识,学点外语”。7011984年11月1日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又强调:“培养军队和军地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现在军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做得不错,有成绩,这个很好。……我们军队培养了不少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把其中一些人才转到地方各行各业去,对地方也是个支援。”702解放军报的一篇报导说:“短短五年间,全国培养的203万农村籍退伍军地两用人才中,有40多万人走上乡、村领导岗位,50多万人进入了乡镇企业,2700人荣获‘乡镇企业家’称号。”703

第三,直接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同样是在1984年的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说,“无论空军也好,海军也好,国防科工委也好,都应该考虑腾出力量来支援国民经济的发展。如空军,可腾出一些机场,一是搞军民合用,一是搞民用,支援国家发展民航事业。海军的港口,有的可以合用,有的可以腾出来搞民用,以增大国家港口的吞吐能力。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704。总之,大家都要从大局出发,照顾大局,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705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军队大规模地卷入商品经济活动中,野战军、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等无一不在经商。

改革开放十年,中国为发展经济几乎调动了一切积极的力量,伴随着这种力量调动的当然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1983年,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75元提高到288元,1984年达到320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平均每年提高7.3%,远远超过1953年到1978年的二十六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2%的速度。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63元,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827亿美元,国内财政收入达到2243.6亿元。706

改革开放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在探索之中,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没有既定而准确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不断产生着顾虑、担忧和争议,并使改革有所反复;第二个特点就是“弱势群体”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这里所讲的弱势群体包括两类人群:一是农民,由于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在农村的步子迈得比较大,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1984年以前,农民收入提高的幅度是很大的,而在这个时期,由于工人和干部的工资制度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他们的变化相对来讲提高得还是不快的;第二类人群就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以及城市的无业人员,这群人因为本身就生活在体制之外,所以约束少,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度大,因此,他们也就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如众所周知的温州“八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