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国民政府(第3/5页)

进入新世纪,各地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各种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1904年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了华兴会,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蔡元培、陶成章383等在上海组织了光复会,以暗杀为手段。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在日本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创办《民报》,开始提出“三民主义”。

1911年,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无筹划、无领导的辛亥革命造成了革命发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不可收拾。当时的孙中山正在美国一家中餐馆里当“企台”(端盘子),本不以为然,后收到黄兴要求他回国的电报,说他可能要当总统。喜出望外的孙中山于12月下旬回国,随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光荣的革命工作做了才一个多月,就按约定让位给了袁世凯。为了制约袁世凯,1912年8月,同盟会与其他4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想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就在国民党在国会中取得占压倒性多数席位的重要关头,准备出任内阁总理的宋教仁被暗杀了。于是孙中山就游说南方各省起兵反袁,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黄兴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广东陈炯明也宣布独立,这就是国民党历史上的“二次革命”。但仅用一个多月,就被袁世凯的部队镇压了。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以“叛乱罪”下令解散国民党,并驱逐国会内国民党籍议员,国民党四分五裂。

1914年7月,被通缉的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集部分国民党党员成立中华革命党,把武装讨袁放在首位。自1914年7月至1915年12月,在湖南、江苏、广东、江西、上海等省市先后发动大小武装起义40多次。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通电全国,反对帝制,出兵讨袁,其他各省也纷纷宣布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到了6月份,只当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就给郁闷死了。

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又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挖人,筹钱,跟各国谈判,还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1918年4月,孙中山被唐继尧挤跑。1920年8月,陈炯明率军返粤讨桂,驱逐了唐继尧。11月,孙中山又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

在广州的这一段时间里,孙中山加强了和共产党的联系,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开始改组国民党,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

看孙中山的革命经历,会感觉他具有一个现代保险推销员或直销员的优秀素质,擅长演说,功于动员,在接连不断的现实打击面前锲而不舍,屡败屡战。他是一个不成功的成功者,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共组织策划了十次起义,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武昌起义是成功了,但却跟他还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子坐了没几天,就让位给袁世凯了,然后就是反袁世凯,反段祺瑞,打各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可他自己手里没有军队,总是在动员别人,最后也没修成正果,所以死前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