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韩灭赵一(第2/3页)

赵悼襄王(赵孝成王的儿子)一看来者是个髫龄少年,身材瘦小,满脸稚气,心里不免纳罕,不等开口,甘罗已经用三句猛话像三块板砖那样砸向了他:“大王,燕太子丹入秦国为人质,你知道吗?你的understand?”

赵悼襄王措手不及,说:“我的知道!”

“秦国派张唐出任燕国相国,你understand?”

“Understand.”

“事情很清楚,这两件事互相呼应,燕太子丹入秦,秦张唐入燕,就意味着秦燕两国结好,互不侵犯,协同步调。这对夹在中间的赵国来说,可就危险之至了。”

赵悼襄王急说:“Yes!yes!这是秦人远交近攻之策,寡人该如何破解呢?”

“呵呵,这个很easy,只要大王愿意拿出五座城池赠与秦国,秦国愿与燕绝交。赵国的国家安全,自此不受秦燕联合之危害了。”(秦燕联合,赵国受害,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就好比德国希特勒和苏联斯大林之间笑眯眯地眉来眼去,夹在中间的波兰苦了,随后就被苏德瓜分而亡国了。)

赵悼襄王想了想:“不好不好,这个主意很不爽,我们的土地奈何就白白赠与秦国。”

甘罗早有准备,嘻嘻一笑:“倘若大王赠秦国五城,秦国愿允许大王北上攻燕,攻燕所得尽入大王口袋,足可密布五城之失。”(这确实是实话,任何国际军事行动,都得得到相关干系国的默许,秦国如果不默许,赵国是无法平安北上攻打燕国而没有后顾之忧的。)

于是,甘罗和赵悼襄王就签订了“罪恶”的“慕尼黑协定”,秦国默许赵国北上攻燕而不干涉赵国的军事行动,赵国作为回报,把五座赵城和攻燕所得城池的十分之一赠与秦国。

“协定”签署后,赵国的攻燕部队立刻行动。由于有了秦人支持,赵国顺利拔取燕国上古地区(张家口一带)三十六县,并把所得十分之一加上五个赵城给了秦国。

甘罗带着8.6个城池的地图意气扬扬回到咸阳,秦人无不瞠目结舌:一个小孩的几十天出使,居然就活生生裹挟回来8.6个城池,真是一人可当万千兵马了!秦国兵不血刃平添8.6个城池,毫无争议地按功行赏,封甘罗为上卿,还把他爷爷甘茂从前的田宅(因甘茂叛国而没收的)转赐给他。这就是甘罗十二岁出使诸侯拜上卿的事迹。

甘罗小小年纪,真可谓纵横奇才,是苏秦这样纵横大家的末流。

不过,到了目前的战国晚期,纵横家已经不时髦了。秦国目前一极独大,没有什么好纵横的了。纵横家擅长在几种均势强国之间穿插,不费刀枪,纯以“势”谋“利”。譬如甘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先是促成秦燕和好,形成秦燕夹击赵国之“势”,然后再逼赵国给秦国好处,考虑到赵国不肯自割本土以献“利”给秦国,所以他还要再敦促赵国攻燕,以所占领地兑现给秦国,达到了使秦国获利的最终目的。当初秦燕要结好,纯粹是为了吓唬赵国的,秦燕最终并没有交好,却变成了秦赵结好。这中间,没有固定原则,随势而动,纵横机变,围绕着让秦国获利的根本目标,行动不拘一格,驰骋运筹,意气发扬。这就是纵横!很费脑筋的吧。

但因为它带有一定的不守信和欺骗性,这就是为什么纵横家名声不是很好的原因。

从前,齐秦两强均势对立,正是纵横家活动的黄金时代,成就了一个意气发扬的苏秦。如今秦国已是对六国摧枯拉朽之势,国际均势已被打破,格局趋于一极化,纵横家也就没有太多活动的空间了(纵横家是越乱、越多极,越能造势求利)。甘罗没有赶上适合他才能发挥的黄金时代,于是他在史书上,未闻更多建树。

倘使甘罗早生几十年,赶上更乱的乱世(国际格局多极化),风流或许不逊于苏秦。看来真是时势造英雄。任是英豪,赶不上时势,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