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死十(第2/2页)

苏秦的意思是:仁义的作用只限于个人道德伦理的修养,能够自为,却不能进取。“孝”贯彻到极至,作用止于“养其亲”;“信”充其量是“不欺人耳”,都是自为,而不是进取、为人;“廉”对于其本人,只能作用达到“不窃人之财”,绝不可能“使之步行千里之外而行进取于齐”,去完成富国强兵、兼并称霸的大业。

以苏秦为最高代表的纵横家,尖锐地指出“仁、义、忠、信、孝、廉”等等儒家信条,以及只是“所以自为”的“自完之道”、“自复之术”,无助于大事。曾参、尾生、伯夷,这些儒家道德典型,虽然也并不坏,但纵横家看的不是“为己”的“自复之术”,而是“为人”的“进取之道”。纵横家主张把“为人”的社会政治活动,与“为己”的道德伦理修炼,区分开来。

这就在中国整部几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提出了以“进取之术”而不是“自复之术”(道德完善)作为评价人物的第一标准,具有非常强的革命精神。这里,苏秦并不是要否定道德,苏秦只是反对把个体道德(这种“自复之术”)作为评价人的社会行为的第一标准。可惜,在中国未来两千年的历史中,这个标准正好掉过来了。道德挂帅,“自复之术”,成为评价臣子的第一要务,国人不务实而务虚,不求功而求道德作秀(工作作风之类的词,满天飞),那就无聊乃至可恶了。亦可悲哉。

富于进取精神,就是纵横家的风格。苏秦在信中末尾写道:“臣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自复之术也,非进取之路也。(意思是,如果您最最看重的就是仁义道德这些自复之术,那我就算了!)——臣请辞归而回到老家洛阳,回去挑着筐种地,不要辱于大王之廷了!”

自复之术也,非进取之路也。苏秦的这句话,值得我们记住。

大约经过苏秦的一番理论攻辨,燕昭王也暂时放弃了拿道德仁义这些人品方面的东西评价苏秦了(这并不是说,苏秦在这方面不行),于是那些攻击苏秦品性不端的人,也就失去了立脚点,燕昭王命苏秦继续留在齐国当间谍。而那些人攻击苏秦品性不端,主要是“反覆不信”这一罪状。试想,当间谍,能墨守诚信吗!能不反覆吗!拿儒家道德作为论人第一标准,尚且可能失去进取的积极意义,拿它甚至去论间谍,那更真是没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