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死八(第2/4页)

秦国作出了什么反应,在史书中没有提及,大约没有什么响应。但是“马王堆帛书”里边的苏秦书信上,提到了孟尝君与苏秦共同谋齐的尝试。当时正值五国攻秦,大兵滞留在成皋一带。孟尝君给苏秦出点子说:“如果想让三晋打齐国,魏国这里没问题,但是魏国兵力不如赵国。赵国却不肯谋齐的。”

“固然。赵国李兑指望着得到齐国攻宋后给他封邑,所以齐赵关系粘乎得很,好的很啊。”

“必须让齐国先谋赵,赵国人寒了心了,齐赵关系破裂,赵势必就跟着我们合纵攻齐了。”

苏秦称赞了孟尝君的阴谋诡计:能对自己的父母之邦齐国想出这样的坏主意,也算智胆超人了啊。于是苏秦写信对齐泯王进行了一番危言耸听的误导:“大王,现在天下之兵留在成皋,三晋攻秦之心动摇,虽然我一再给他们鼓励打气,但他们还是阴谋与秦讲和、结好呢!我劝您的当下之计,必须抢先与秦国讲和,挫败三晋的阴谋。讲和秦国以后,您还可以继续攻宋,三晋摄于齐秦结合的形式,也不敢干预您。岂不最好。”

齐泯王接信,果然十分恐惧。五国大兵滞留在成皋一带(成皋是豫西走廊的东口),客观上也起到了阻住了秦人东出的作用。齐泯王利用这个时机,正在努力伐宋。但是伐宋收效甚少。因为此时宋王偃将王位传给了太子,宋太子很得人心,能团结民众,共同对敌,因而防守坚固,使齐军无隙可乘。倘若现在三晋与秦人阴谋媾和,联手从后背摸上来,我这里岂不大窘。齐泯王在紧张之下,派武警把赵国王子在齐为人质的,武装包围起来,以防赵国对齐动手(这个人质,是交好两国互派的王子,以示双方诚意的),并且接受苏秦误导,打算跟秦人讲和。

怎么讲和呢,齐泯王考虑了两种方法,一是召回从前的秦国代理人——炮筒子“韩珉”,宣布齐秦结好;一是出访楚国,从楚国取好于秦国(因为楚国虽然一再遭受秦人欺凌,但基本上楚国长期沿用是是与秦人联姻结好的历史习惯,在诸侯眼中,是秦的阵营里的)。齐泯王于是入楚国约会楚顷襄王(死去的楚怀王的儿子),大约是让他递话,间接与秦人媾和。

齐泯王针对防范赵国的蠢蠢欲动,很快被赵国的李兑探知。李兑大怒,好你个齐国啊,本来说好结盟赵国,又想出尔反尔,现在要出卖我们赵国了。倘若你们齐秦结合,势必又作出拿夹在当缝中的我们赵国开刀的架势了!

于是,赵李兑与魏孟尝君的意见统一了,谋划着一致攻齐。不过李兑还在犹豫。李兑属下的大将“韩徐为”则一贯是“憎齐派”的,大肆叫嚣攻齐。燕昭王那里闻讯,当然大喜,在群臣一片攻齐报仇的叫嚣声中,急迫地加入了列国联合谋齐的计划中。韩国是赵魏的尾巴国,自然不敢自有主张,随赵魏行动。于是,成皋五国大兵,本来说是西攻秦国的,这时候经过孟尝君、苏秦的秘密策划,其中四国(赵魏韩燕)全都反水了,要调转枪口,向东攻齐了,当然也就更提不上攻秦的事了。苏秦等人的一条舌头,确实摇撼着天下的群兵啊,说“舌摇山岳”不算夸张。

在这风云突变的当口,齐国派来宋、侯两位使臣,传达齐泯王的信旨给魏国大梁城内的苏秦。目前苏秦大约是齐国的相国,齐泯王还不知道他谋齐的事情,而是紧张兮兮地跟他讨论军机:“寡人与苏子谋攻宋国,寡人靠的是背后的燕国和西北方向的赵国的支持。所以与燕赵结好。现在好像行事有变(当然啊,是孟尝君和苏子把形势弄‘变’的啊),燕昭王在朝廷上,跟群臣昼夜谋划攻齐呢,情况甚急!(看来,齐国派在燕国朝廷上也有间谍)。寡人不得不有所防备,准备攻宋到八月为止,得不到宋国土地,也八月从宋国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