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七(第2/3页)

(潇水曰: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结党营私,朋比周奸,我手边刚刚看到一条消息:“1996年至2002年,王纯在担任白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全市的科以上干部除了他儿子和儿媳外,均向其行贿过,且数额巨大。”这就叫朋比周奸,结党营私。“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买官卖官,疯狂敛财,全市近300名处级干部,只有4名没有涉案。”这些人向上可以架空省长,向下可以鱼肉百姓。消息同文指出“辽宁省委书发出一封信,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借节日之机收送钱物和借机敛财等问题。凡收受200元以上的,一经查实就地撤职,决不姑息。”你想,这些领导干部收了下边送的钱,他还好意思严格考核管理下属吗,当然不能,那下属们嘻嘻哈哈鬼魂,整个政府的效率还能高的了吗?当然不能。所以,杜绝官僚结成小团体营私,是保证政府对外高效廉洁的前提。秦人“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几句话非常简单,却说明了秦国官僚下了班,没有游走领导家门,送礼行贿的现象,也就不会结成小团体,保证了政府的廉洁和高效,这个境界不论是当时的山东诸侯还是后来者,都难以企及,十分汗颜。

秦国能实现这一点,靠的是法家通过详细的法令和严苛的执行,保证着政府高效率和高素质,是真正的“狠抓制度、狠抓落实”,这治理腐败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啊。秦国对法令、政令、制度执行的非常认真,以至于被后人形容为“秦法苛”,但我觉得正是它苛,才是它的优点,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凡收受200元以上的,一经查实就地撤职,决不姑息。”如果真能这么执行,倒是达到秦人的水平了。秦人信奉法家,把犯规者脸上刺了字,砍了脚,似乎是很可怜,但如果改行儒家的仁义,靠思想教育、行政处理来洒点水湿湿地皮,则其更加猖獗无畏,前仆后继地贪污敛财了。

儒家的仁义和仁政,其实是无能地表现,是对国家的大祸害、大不仁。仁政与苛法,宁可取后者。这就像慈母造就浪荡子,严父塑教英豪才。我们现在不是法令太苛了,而是太仁了,执行的就更仁了。赵国的王亲贵族、世门大家族,一向抱着亲情仁善的态度,刑不上大夫,超越法令,这是山东六国共同的特色和致死的弊端。这些无能的的家族子弟,如孟尝君、平原君之流,全靠有个好爸爸而当官,他们端着铁饭碗专政于朝,怎么抵挡得了秦国的布衣英豪。至于端着铁饭碗的大家族子弟,其工作效率,又怎能媲美那些聘用来有职业危机感的职业官僚。六国最大的弊端,就是宗族分封制、大家族垄断政府制,这些传统积弊太久,难以撼动。而秦人,彻底打碎大家族分封与垄断,把官僚机制市场化、人才化、布衣化、考核化,四化。)

赵主父住进宾馆,在等候安排会见秦昭王的短暂时间内,他微服筒从,在咸阳城中走街串巷。只见秦国老百姓神色淳朴,着装稳重,走在路上熙熙攘攘,甚是规矩。军人受到了普遍的尊重,而做买卖的则抬不起头来。路上有乘车的,有坐轿的,人人脸上喜气洋洋,甚至连抬轿子的也颇显轻松,喜气地笑。大家都很高兴,人生都已被政府安排得井井有条。政府职能高效运转,从咸阳城优异的卫生条件也可以看得出。(假如一个城市的政府渎职,你只要一看它乱七八糟的市面就知道了。收了税,却不干活。)

赵主父到处观察,深有感触,他间或进入茶馆酒肆,谛听周围坐客闲聊,把很多心得,都认真详细做了笔记,交给身边的秘书处理。最后,他不得不承认,秦国先有秦孝公、商鞅内立法度,教民耕战,外修守具,后有张仪因利乘便,连横于中原,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平定的外部环境。继孝公以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代固守,割据要害,鞭策巴楚,并取汉中,收地千里,有发愤东向之势,成为列国最凶恶的对手。列国虽有公孙衍、孟尝君合纵缔交,相与为一,终于奈何不了秦人,这不是偶然的和不可理解的。赵主父懂的了什么叫做“战胜于朝廷”,深刻意识到所谓富国强兵之道,首先在于政府自身效能的提高和官僚机制改革上。列国之间,差距明显啊。我们赵国,还是很多王亲贵胄,世代门阀家族,在那里气指颐使,兴之所至,随情恣意地、人治地管着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