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吞吴五(第2/3页)

夫差为配合倾举国之师北伐齐鲁,已经开始开凿邗沟运河,以开通北上粮道。越王勾践派文种带领一万人工、百船粮食助吴开河,以坚定夫差北进的决心。伍员见时势紧迫,再次进谏,说“吴越势不两立”。

关于,北上与齐国争锋,老头子伍子胥一直持反对意见。伍子胥认为越国是吴的心腹之患,齐国只是疥癣之疾,夫差搞反了它们的权重。齐国人有可能到江淮之间与我们争利吗?不可能。只能是越国,和我们同被三河包围,两者不能独存。我们夺取了越国土地,立刻就可以乘他们的船,吃他们的大米。而北方人乘车服马,我们乘舟船,我们得到遥远的齐国土地,就象得到一块石田,长不出苗来的。”

夫差想想也对,刚要再次征伐越国,越国使者跑来哀求:“吴王饶恕了我们国家的罪愆,好比给白骨生上了血肉。如今又要攻伐我们,好比种下的禾苗又砍掉,四方诸侯知道了,如何侍奉吴国啊。谚语说,狐狸埋下了它想储藏的野味,又不放心,再扒开来看看,翻来覆去,终于无成功。”

伯嚭受到越王的重贿,极力迎合越方意愿,向吴王陈述伐齐可以使吴威镇四方,四夷宾服,诸候来朝,包括越国,全都摆平啦,一举两得。

夫差于是作罢。正这时候,子贡(大圣人孔子最有出息的学生),也来添火加油,怂恿吴国攻齐了。缘由是这样的:

齐国的相国田常(陈氏),刚刚杀掉国君齐悼公,想独掌政权,但国内的四大家族“国、高、鲍、晏”实力依旧不弱,都想攻击他。他于是采取“外放政策”,鼓励大伙向外侵略扩张,让大伙happy happy。于是齐兵大举伐鲁。

孔老夫子这时候已经周游完了,回国了,听说之后,愤然而起,和门徒商量挽救国家的对策。自贡最善于辞令,前往齐、吴、越、晋等国游说。

子贡展开外交活动,先找齐国田常说话:“吴国的城墙很高,很厚,护城河又深又广,甲革坚固簇新,兵器锋利无敌,士兵经过严格挑选并且喂得很饱。我建议贵军去打吴国好了。”

田常鼻子差点气歪:“您没吃错药吧,让我们找死去啊。”

“目的就是找死啊。国、高、鲍、晏四大家族的战士,遭遇刚猛勇厉的吴国兵,不死也擒。那么,你的反对派不就力量削弱了吗?(借刀杀人啊!)。如果他们来打我们最没出息的鲁国,城薄池狭,大臣无用,国君鲁钝,必定大获全胜。那他们有了战功,您的国内的位置,还想好吗?”

田常一听,拍案叫绝,“可是,我也没法无缘无故让他们改去打吴国啊,他们也不傻。”

“我让吴国来打您齐国不就可以了吗?哈哈。”

于是,子贡南奔吴国,利用吴王夫差全力称霸的心理,鼓励吴王放弃伐越,转而攻齐,以与齐争雄天下,从而还获得解救鲁国的美名。否则,齐国一旦控制了鲁国,您再动手就晚了。

这话搁谁一听都觉得有道理,但是吴王夫差担心背后的越国:“勾践苦心劳力,夜以继日,内修其政,外事诸侯,总想报复我。”(夫差并不是糊涂虫,他当初不斩灭越国,是心存侥幸,以为对方可以塌塌实实当自己的附庸)。

子贡说:“可以理解。但是畏惧区区越国,是无勇,越国连鲁国的实力都没有,您怕什么呢?”

夫差认为言之有理,想起这些年来,越国俯首帖耳巴结自己的样子了。

子贡说:“为了打消您的顾虑,我这就去越国,让他出兵帮您,共同伐齐。”

OK,子贡来到越国。越国最蛮荒落后,因此它的国君勾践也最诚惶诚恐,亲自弓着腰,到郊外迎接子贡,又造访馆驿,向子贡虚心求教。

子贡说:“你们要完蛋啦!”

勾践一哆嗦:“啊?先生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