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六(第2/2页)

公孙接仰天长叹:“晏子果是聪明人啊。我不要桃子,那是不勇敢;我要了桃子,别人又怎么办呢。不管怎样,国君命令我们按功劳大小吃桃子,我别无选择。那我就先说说吧——我第一次打死过一只野猪,第二次又打死过一只母老虎。像我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子。”于是,拿了一个桃子啃。

田开疆说:“我独自一人,挡住大批敌人两次冲击,把他们击退,我够资格。”于是,也挑了一个桃吃。

古冶子说:“我保着国君横渡黄河到晋国去,一只大鼋咬住了我们的马,把马拖下水。我跳下黄河,逆流潜行百步,又顺流起伏九里,才抓住那大鼋,把它杀死。我左手握着马尾巴,右手提着大鼋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的人惊讶呼喊,都以为见到了河神。像我这样的能耐,理应独吃一个桃子。”说完就站了起来。

前面那俩人说:“还是你厉害!我俩的勇敢赶不上你,能耐赶不上你,拿桃子却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啊。知耻不死,算什么勇敢?”于是,这俩交出了桃子,刎颈自杀了。

古冶子说:“其实你俩合吃一个桃子,我独吃一个,就可以了。可惜你俩都死了,唯独我活着,这是不够哥们。羞辱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自我悔恨,却不敢去死,这是无勇。”于是也放下桃子,拔剑抹脖子了。

晏子真毒啊,真缺德啊!“齐人三杰”深明大义,从容蹈死,气度宏远,令人仰慕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可恶的晏子却硬说他们祸国殃民之人。从上边他们的对白看,哪一点是坏人了,都是泱泱君子、慨然侠士之风。晏子这“二桃杀三士”的损招,对君子有效,于小人无效(小人自私爱命,才不会为了俩桃子而着急呢)。这哥仨中招,就说明他们是君子(君子热爱荣誉,讲原则,所以二桃能杀之)。好人都活不长啊。晏子却偏要杀这样的君子,这就是其政治污点。后人把对三士的哀怜和晏子的鞭挞,写在古诗《梁甫吟》之中: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晏子残杀“齐人三杰”,看得出来他对当时贤人、能人是压制限制使用的态度,这也是他老人家得以在政坛鬼混四十年而不倒的原因。我们如果生活在他那时的齐国,等着受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