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手令制度的影响(第3/5页)

第五,蒋好以手令越级指挥作战,所造成的祸害,似未如前人想象之大,其原因在于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对于不合理的手令或越级指挥,每多采取各种方法予以抵制,甚至拒不执行。

第六,蒋所颁手令,大多数具有贯彻命令、提高效率与鼓舞士气的效果,不过同时也造成下属缺乏主动精神及破坏体制等负面影响。国共内战后期,随着国共军事势力的消长,蒋的威信逐渐丧失,其手令也因而丧失效力。

(本章原名《遥制:蒋介石的手令研究》,收入本书时,书名有变动)


[1]秋宗鼎:《蒋介石的侍从室纪实》,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8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第955页。

[2]Lloyd E.Eastman,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p.146.

[3]黄仁宇:《张学良、孙立人和大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第123页。

[4]《新唐书》卷117,“刘祎之传”。

[5]《夏新霈陈侍从室第二处承发之二十九至三十五各年度手令清检表》,档号0431/3720.01-01,“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三十一年度经发手谕及承办情形演示文稿表》,特交档案·军事类·中央军事报告及建议,档号043/6,“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蒋京访问与纪录:《萧赞育先生访问纪录》,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2,第41页。

[6]《夏新霈陈侍从室第二处承发之二十九至三十五各年度手令清检表》,档号0431/3720.01-01,“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三十一年度经发手谕及承办情形演示文稿表》,特交档案·军事类·中央军事报告及建议,档号043/6,“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

[7]《夏新霈陈侍从室第二处承发之二十九至三十五各年度手令清检表》;《三十一年度经发手谕及承办情形演示文稿表》。

[8]唐纵:《唐纵失落在大陆的日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8,第290页。

[9]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香港:南粤出版社,1986,第549页。

[10]王正元:《为蒋介石接电话十二年见闻》,《江苏文史资料》1991年第36辑,第30页。

[11]徐永昌:《徐永昌日记》,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第115—164页。

[12]张玉法、陈存恭访问,黄铭明纪录:《刘安祺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96页。

[13]王正元:《为蒋介石接电话十二年见闻》,《江苏文史资料》第36辑,第30—31页。

[14]黄仁宇:《张学良、孙立人和大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第121页。

[15]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第549页。

[16]徐永昌:《徐永昌日记》,第135页。

[17]《唐纵失落在大陆的日记》,第289—290页。

[18]Theodore H.White(ed.), The Stilwell Papers, p.125.

[19]蒋介石:《抗战形势之综合检讨》,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9,第210页。

[20]而当时日军一般将官的年龄,则大多在50岁以上。见本书第7页。

[21]刘凤翰、张力访问,毛金陵纪录:《丁治磐先生访问纪录》,第106页。

[22]杨维真:《再造革命——蒋中正复职前后对台湾的军事布置与重建(1949—1950)》,台北:《中华军史会刊》第7期,2002年4月,第363—364页。

[23]晏道刚:《蒋介石追堵长征红军的部署及其失败》,《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第313页。

[24]《1942年元月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呈文》,《通令中央各院部会不得以蒋中正手令为通令,应依手令意旨实行》,档号0431/3720.02-01,国民政府档案。

[25]《1941年12月30日蒋介石致孔祥熙函》,《通令中央各院部会不得以蒋中正手令为通令,应依手令意旨实行》,档号0431/3720.02-01,国民政府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