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部队训练

部队训练,可分为士兵教育与干部教育两类,兹分别讨论如下。

(一)士兵教育

抗战时期的士兵教育,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新兵教育:抗战初期,各部队募补新兵,自行加以教育,战斗能力参差不齐,经几度消耗,损伤殆尽。训练部总监部下有补充兵监,负责拟具各期兵员补充计划及其教育要领。1938年军训部成立后,补充兵监裁撤,各地成立补训处,各师复有补充兵团的编制。

第二,整训部队教育:经过初期抗战教育的教训,深知国军战斗力的薄弱,并非纯由装备不如敌人,实由于战斗技术教育的不足,以致不能达成战略、战术的要求,于是增加部队教育的工作,即由前方抽调部队进行整理、补充和教育。

第三,攻击部队教育:1941年春,为适应战局,特指定整训部队十二个师为攻击部队,于整训完成后,继续攻击训练四个月,以攻坚及强韧抗战为方针,注重据点攻击及诸兵种联合的战斗。[67]

以下拟从教育行政、教育方法、师资、士兵素质、训练内容等方面,检讨战时的士兵教育。

1. 教育行政

(1)缺乏整体计划:部队教育训练,应有一个整体一贯的计划,以为实施的依据。抗战时期陆军以军为教育单位,军应该遵照军队阶层教育及部队教育实施纲要规定,就各军编制、装备、过去训练情形,与尔后作战任务,按年度颁发教育训令,师接到军颁教育训令后,即应区分教育期间,策定全期的教育计划,营则指示各连,按照团颁各期间教育计划拟订每周教育实施预定表,如此循序经过各阶层,形成一个整体一贯的计划,以为经常训练的依据,纵因作战或其他任务的关系,也可随时调整。但是事实上,抗战时期陆军各军、师大多缺乏这种全盘的计划,只是临时订定短期教育计划,而且名目繁多,如新兵、战时、暑期、秋季、末期等,所订进度也极低,因此往往会使教育进度,长久停顿于某一阶段,浪费教育时间。[68]

(2)训练无考核无联系:要军队重视训练,必须使训练和人事发生关联的作用,即一个部队的训练成绩,应可影响这个部队人事的升降。如此部队自然重视训练,每一军官自然会修养其学术。如民初奉系军队教育败坏,至于极点,因此战斗力低落,后来经过郭松龄的整军,凡是训练成绩不良,或是不懂教育的军官,无论其阶级是团长或旅长,一律撤职,东北军自此便逐渐强健。[69]国军由于训练未和人事发生联系,致使部队不重视训练,军官“一出学校,便抛开学术不问,只是等候年资,所以他的年龄和他的学术,成了反比例,年龄越大,官位越高,学术越落伍,反不及后来的莘莘学子,成了后来居上”[70]。军中考核不重视训练成绩的另一项结果,则为办教育训练者在军中的地位低落。战时军中的风气为第一等人当师长,第二等人当参谋、幕僚,第三等人到教育机关,第四等人当教官。[71]如胡宗南对那些没有用但是也不好撤差的军官、将领,即常命其办训练或当教官。[72]

(3)后勤补给不良:国军各部队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杂务。据估计,一般部队因领粮、领草、搬物、打柴,每星期竟难得三天的训练,一个连中往往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73]这种情形尤以边远地区为最严重,影响部队训练甚大。1944年8月,委员长蒋介石出席黄山整军会议,对此问题也表示严重关切:

现在部队里面规定每周以六天为教育的时间,但实际的情形怎么样呢?在西北的部队,一般士兵每五天要磨一天的麦子,每十天要抽一天砍柴,其余还要自去筹办副食物,如种蔬菜、放羊、喂马、喂猪,以及运粮、领物等事,再加上不时之点验与校阅,以及各种勤务,事实上他们每周受教育的时间,恐怕最多不过三天,由此就可以证明我们对于部队教育时间的规定,完全不合实际。因此一般士兵教育科目与各种动作训练都不实在,有的入伍已经届满三月或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每次校阅、点验的时候,一般成绩都很差次,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要求,对于这一点,军训部必须研究实际情形,竭力改进,总要使一般士兵具备最基本的作战技术与常识才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