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3页)

集结令一下,河北诸郡沦落贼军之手者纷纷杀贼响应,除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其余十七郡纷纷振臂高呼,齐齐归到了颜杲卿的麾下,河北诸郡,合兵二十余万,誓师讨贼,声威浩荡。

只剩下潼关尚未攻破的安禄山大军,现在已经杀到了新安,却听说河北全反了,只能立即掉头,杀回河北。在这个喜庆的时刻,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登基当了皇帝,虽说是在洛阳登基,但他的老巢范阳地处燕京,所以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称王当皇帝是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徒有其名,深受其害。“高筑墙,缓称王”是大智慧,好在安禄山是没有这种智慧的。他在登基,唐朝各地兵马却趁机集结起来。先是李随到了睢阳,有数万兵马。

睢阳,河南商丘,看起来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城池,但实际上,他是南通江淮、北联幽州的军事重地,也是河运粮草、沟通南北的重要地段,其意义非同一般。以李随为河南节度使,以前高要尉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为的就是死死守住这个地方,一旦睢阳落入敌手,江淮富甲天下的物资和千万人口,就都会惨遭贼军的侵吞和蹂躏。

睢阳,记住这个地方!

何千年和高邈的运气实在是好,他们陪同李钦凑的脑袋,被颜泉明(颜杲卿之子)、贾深、翟万德等人带到了长安。还待在常山的张通幽见众人要走,望着他们远去,忽然大哭起来,“通幽的哥哥身陷贼手,让我和泉明一起去吧,去救我的宗族!”张通幽哭得更响亮了。颜杲卿很感动,看着哭成烂泥的张通幽,点头答应了他。

颜杲卿没错,张通幽也没错。

有人说过,不要欺骗别人,因为你所欺骗的,都是那些愿意相信你的人。颜杲卿愿意相信张通幽,而张通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险恶之人。救不救宗族已经无所谓了,张通幽首先来到了太原尹王承业这里,献了一条计策,让王承业扣押颜泉明等人,随后上书,表功请赏。其实,张通幽还是很厚道的,他上书的对象不是安禄山,而是李隆基。

厚道得真是有点儿过头了,两位的上书,主要内容是,所有的贼军头领都是他们二人抓的,而颜杲卿却屡屡阻挠国家大计,为小人开脱,并企图陷害他们二人。颜杲卿,误国误民的小人,请皇帝明断!张通幽大概很明白李隆基的明察善断,李隆基也很争气,信了王承业的话。颜杲卿起兵八天,守备还不充分,史思明、蔡希德领兵到了饶阳城下,他给太原写信求帮助,收到信件的王承业撕毁了求救信,拥兵不救。

颜杲卿激励士卒,昼夜指挥,无奈粮食短缺,六日后,常山沦陷。与此同时,王承业的使者也到了长安,李隆基亲切接见,大喜,拜王承业为羽林大将军,麾下数百人均授予官爵。颜杲卿、袁履谦等人,被贼兵扭送到了洛阳,一副不屈的样子。安禄山见他竟然敢这样,嗔怒道:“你是范阳的户口,是我上奏让你当了判官,没几年你就当上了太守,你怎么背叛我?”

颜杲卿破口大骂,“你本营州的牧童,天子擢你为三道节度使,没几年你就成了这样,天子哪里对不起你,你怎么背叛了?我世世代代都是唐臣,禄位是大唐所赐,你帮忙上奏我自会感激你,可哪轮得着你反?”安禄山大怒。左右被这场面吓得目瞪口呆。颜杲卿哈哈大笑,“臊羯狗,你怎么不杀了我?”安禄山暴躁道:“把他给我绑到天津桥上千刀万剐!”

天津桥,颜杲卿骂不绝口。

一个贼兵一下扳住他的嘴巴,撬开扯出舌头,一刀割断,“还能骂吗?”从颜杲卿的嘴里淌出红艳艳的鲜血,颜杲卿含着鲜血继续咒骂,只是含混不清,一直骂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