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忠嗣擢拔众好汉

李林甫坑害诸同僚

从此,哥舒翰便在河西待了下来,命运再次跟他开玩笑。

王倕被调离,新任节度使来了。

如果新节度使曾经与他老爹不和,那他就该赶紧重新填写简历,收拾包袱准备走人就是了。可新任节度使来基地转了一大圈儿,听人描述了哥舒翰的丰功伟绩,又听说他喜欢读《春秋》和《汉书》,而且是个胡人,突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过这些之后,他竖起了大拇指。

等知道哥舒翰仗义疏财,读书如吃菜,读到奸臣误国,仰天长啸,咬牙切齿;读到壮士去国,行侠仗义之时,便引为榜样,反复吟咏。更有甚者,读书读得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新节度使惊呆了,他要见见这个哥舒翰。

节度使见到了他,生得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实职呢?遂将哥舒翰补为衙将,后来又让他当了大斗军副使。这个新来的节度使,就是王忠嗣,他破格提拔了哥舒翰,军中有人不服,不听指挥。哥舒翰让人抓了那个不听话的,一顿暴打,将人揍得鼻青脸肿。那人的咽气,代表着哥舒翰威信的确立。这个故事,恰好发生在哥舒翰第一次打吐蕃的时候,军中以前那些趾高气昂,瞧不起新人的人被哥舒翰同志吓得不敢动弹。

哥舒翰大胜,迁左卫郎将。

随后,他第二次奉命领兵去打吐蕃(吐蕃寇边)。面对汹涌的敌军,哥舒翰手持长枪,大声嘶吼,等敌人靠近,他就把长枪折成了两段,以木棍当武器,冲锋杀入,吐蕃派来的三队人马被他用木棍打得满地找牙。哥舒翰同志见吐蕃撤退,领军直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天宝六载,哥舒翰被擢授为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然而,河源这个地方,已经不是黑齿常之和娄师德当年的河源了。娄师德死后,青海境一下沦落成了吐蕃麦庄。所谓麦庄,就是粮仓,这是吐蕃学习黑齿常之的办法,等积石军(青海贵德县)的麦子熟透,而且等到收割完毕,便领着大军挥师东进,鼓噪着折腾出战,后军负责把麦米抢跑。

所以,人们给积石军取这样一个“吐蕃麦庄”的绰号,是十足的恶搞。哥舒翰来了,让王难得、杨景晖等部人马,在积石军两侧设下了埋伏,专等吐蕃来抢。吐蕃以往抢粮,声势浩大,无人敢拦,所以据哥舒翰分析,这次突袭一定能成功。吐蕃派来了五千兵马,忽然迎来了正面冲来的哥舒翰,一时间胳膊、血肉满天飞。吐蕃头一次遭遇抵抗,大惊,回头就跑,中了埋伏,无一生还。

哥舒翰的生猛不仅表现在战术上,还表现在个人身上。他有一个小弟,名曰“左车”,时年十六岁。两人是战场上的搭档,哥舒翰把长矛(大槊)搭在敌兵骑士的肩膀上,敌兵惊慌扭头来看(这是通常的反应),哥舒翰顺势将矛头刺入喉咙,猛然挑起,敌兵被挑起三五尺(一米)后掉下马来。左车就跳下马,割下脑袋,报取军功。

介绍告一段落,这就是哥舒翰。

【王忠嗣】

除哥舒翰外,王忠嗣还提拔了一个名曰李光弼的人。

从此,这个李光弼,就当上了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但最近,李隆基对王忠嗣的表现非常不满。王忠嗣是辞去了一些职务,但李隆基认为这正是他心虚的表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李隆基一心想拿下吐蕃的石堡城(青海西宁),王忠嗣极力反对。

王忠嗣还认为,石堡城异常险固,吐蕃大半兵力守在此处,如果突然进攻,不死上几万人绝对拿不下。王忠嗣害怕一旦进攻,首先吃亏的根本不会是吐蕃,而是唐军。与其如此,不如厉兵秣马,等吐蕃挑衅了再出击攻取。王忠嗣的分析让李隆基怏怏不快。李隆基正不高兴,跳出一员猛将,名叫董延光。他拍胸脯保证,自己率领大军,一定可以不日拿下石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