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郭待封不肯搭把手 王子安叫好玩斗鸡(第2/3页)

咸亨元年(公元679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联合于阗攻陷龟兹城池。

几十万吐蕃大军围攻西域,唐朝无奈,宣布放弃安西四镇,退守陕西。同时,让薛仁贵立刻回朝,以其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总管征,由薛仁贵统领,将兵夺回西域。安排妥当后,薛仁贵开始行动。但有人对这种安排提出了质疑,他非常不满。

他叫郭待封(爱你的小待封),征高丽的时候和薛仁贵是平级的,现在,那个平头百姓出身的家伙竟然当了自己的领导。

郭待封不服,他需要发泄。

郭待封是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发泄情绪的,他只会把愤怒发泄在战场上。可等人们明白什么叫“只会把愤怒发泄在战场上”的时候,大家的眼眶湿润了。军队进发至大非川(青海共和),薛仁贵命令部队在这个可攻可守的地方修建防御工事。他要求郭待封屯兵在此,而自己则放下辎重,率领轻骑奔袭。

在河口(青海玛多),薛仁贵与吐蕃军相遇,斩首无数。

趁着气势正旺,薛仁贵进军乌海(青海喀拉湖),军队得以暂时休整。

然而,游戏才刚刚开始。

薛仁贵给原地待命的郭待封写了一封信,让他赶紧把辎重运来。郭待封得令,拖沓着两万兵马,运着辎重,慢吞吞,以难产的速度行进着。薛仁贵完全没料到,郭待封竟然会因为不愿受自己管理而故意贻误军机。等前锋休整够了,肚子饿了一整天,薛仁贵才发现,辎重真的是来不了了。

也别来了!

那位曾经攻下安西四镇的论钦陵,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围上来了。

他们不图别的,杀死薛仁贵,胜过斩首十万级。可论钦陵首先发现的并不是百战百胜的薛仁贵,而是在后头病病怏怏行走的两万唐兵。他一声令下,二十万吐蕃兵对郭待封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郭待封到底还是见过场面的人,他支应了几下,眼见敌不过吐蕃,于是丢盔卸甲,抛弃辎重,落荒而逃。两万本来战斗力极强的唐兵,在郭待封的率领下,展开了一场逃亡运动。薛仁贵闻讯,立刻退守大非川,做好了防御工事。

只是,郭待封把辎重全弄丢了,他这几千精锐又能把吐蕃二十万大军怎么样呢?论钦陵笑了笑,清点了自己的人数,除了自己人,还有刚刚俘虏到的唐兵。然后,他又调来另一半部队,合众四十万,遮天蔽日地压向了大非川。

四十万大军对薛仁贵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血!

血流成河!

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唐朝精锐,因没有任何军资做后备,竟然被吐蕃杀得全军覆没。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薛仁贵与几位猛士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回到了郭待封这里。为了不至于被吐蕃全部杀死,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只能接受吐蕃送来的和约,垂头丧气地回朝去了。

大非川之战,是薛仁贵这一辈子唯一一场失败的战斗。

回朝后,他遭到的是百官的唾沫星子,就连太学生都参与到了指责他们的行列中来,唯有李治,一如既往地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有一个太学生上书骂李治:“赏是礼之基,罚是刑之本,赏可以让人用心工作,罚可以让人少犯错误,陛下现在干的事臣认为不实在。吐蕃本就不是什么劲敌,但薛仁贵、郭待封二人,奉命出征,不能拿下,也不能趁机反扑,败军之后,又不能转祸为福,还丢盔卸甲,脱身而走。好在政策英明,宽恕了他们罪过,可赏罚就是这么闹着玩儿的吗?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薛仁贵整天以为自己征高丽有功,可实际上他一点功劳都没有。他坐着就有赏赐,当官就靠贪渎,今日不杀了他,以后就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