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第2/8页)

 

谣言所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更引发了秦国上下的忧虑。那就是,谣言让六国重新团聚在一起。一旦六国合纵,趁秦国内部混乱之际,向秦国发动攻击,无疑将对秦国构成致命威胁。而据李斯收到的情报表明,这样的合纵谈判已经正在进行。

 

于是,秦国召开廷议,商讨对策。嫪毐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六国想要合纵,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要修兵练武,哪怕六国合兵齐来,又有何惧哉!嬴政听完,一言不发。吕不韦见状道:六国合纵,为利也。因利而合,也必因利而分。只须割几座城池,或予魏,或予赵,再以重金美女贿其权臣,魏赵既得秦利,必不肯合纵也。魏赵即去,合纵必不能成也。嬴政点头称善。吕不韦得意地斜瞥嫪毐,小子,学着点吧,姜,还得是老的辣。

 

嬴政正欲准吕不韦所奏,李斯忽然越众而出,高声道:“臣有一计,不费一钱,不割寸地,而使六国不得合纵,鸟兽散去。”

 

欲知李斯所献何计,且听下回分解。

 

【2、此计只应天上有】

 

且说李斯一言即出,满座皆惊。嬴政因问计,李斯于是言道:“臣闻六国合纵,以楚相春申君为从长。蜈蚣断首,虽百足而不能行。头雁惊弓,雁阵不破而自乱。臣有一计,可使春申君自顾不暇,必舍合纵而返楚。春申君既去,六国再无主事之人,合纵必无疾而终,而秦得以高枕。”

 

嬴政面露期待之色。李斯继续说道:“六国自知力不能敌秦,故而诈谋机变,诽谤吾王,挑拨上下,意在乱秦而渔利。臣之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春申君虽为楚相,而功高震主,权大害君,楚王深忌之。只需如此如此,春申君必仓皇逃赵,归楚而求自保也。”

 

嬴政大喜,道:“客卿所言大善。即依此行之。”

 

简单介绍一下春申君其人。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于楚国数立大功。到嬴政八年这一年,春申君已在楚国的相位上待了整整二十四个年头。其权势根基之于楚国,比吕不韦之于秦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门客硃英更是将其与伊尹、周公相比,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并劝其南面称孤,据楚国自有。春申君不能听。

 

当时,楚考烈王在位。因为政事多由春申君代劳,楚考烈王得以专心于后宫,雨露广撒,日浇夜灌,然而无奈天道并不酬勤,只开苞却不能结果。春申君急王之所急,特意挑选妇人宜子者进之,数以百计,却仍无一人能为楚考烈王生育一儿半女。后来,春申君又进李园之妹,楚王幸之,终于有喜。李园之妹生子男,立为楚国太子。

 

春申君历来对合纵抗秦的热情极高,两年前,他还曾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合纵,参与国家有楚、赵、魏、韩、卫,名义上以楚王为从长,而实际主导权却在春申君手中。五国联军气势汹汹,西向伐秦,至函谷关,秦国开关延敌,五国联军不堪一战,狼狈败走。五国皆怪罪于春申君指挥不力。经此一役,春申君的国内和国际形象均严重受挫。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为了挽回自己的威望,春申君早有意再次合纵,联合抗秦,一雪前耻。在此番邯郸举办的六国集会,春申君东奔西走,对合纵大加鼓吹。其余五国本已对合纵兴致索然,但架不住春申君的滔滔雄辨,于是也不免心动。李斯判断得没错,只要让春申君离开邯郸,则少了他的煽动和催促,合纵之事必将不了了之。

 

不几日,另一则谣言在楚国迅速传开。这一则谣言,和有关嬴政的那则谣言极其相似,简直就是换汤不换药。谣言如是说:李园之妹,在楚王临幸之前,已先幸于春申君。春申君知李园之妹有身,这才进于楚王。因此,当今楚国太子,并非楚王之血脉,却是春申君之骨肉。